[发明专利]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991.8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谷海燕;熊铁一;谢孔平;鲁松;李策宏;彭启新;余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高芸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斛 组培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 工厂化生产 石斛组培苗 方案建立 技术体系 人工繁育 现实意义 野生资源 种质资源 自然条件 蒴果消毒 萌发率 外植体 增殖 生根 诱导 繁育 分化 种植 | ||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针对自然条件下细叶石斛自然萌发率低、现有技术中缺乏系统全面快速的繁育方法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将细叶石斛的蒴果消毒后,以其种子为外植体,经过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阶段,得到大量的细叶石斛组培苗。本发明技术方案建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实现了细叶石斛的大量人工繁育,为该植物以后的工厂化生产打下基础,并对于保护其野生资源,扩大其种植面积,以实现其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细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ckii Rolfe为兰科石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四川、甘肃、河南及广西等地,附生在密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岩石上。该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全草药用,其茎干可加工成枫斗,是石斛类药材来源之一,具有生津养胃、止咳润肺等功效,用于治疗病后虚热、口干燥咳、食欲不振等病症,在中药材市场上深受欢迎。近年来,由于石斛价格昂贵,供不应求,药民无节制地采挖细叶石斛野生资源,致使其采集量大于生长量,造成其野生资源稀缺,已被列于《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Ⅱ》中。
细叶石斛亦是我国名贵的观赏类石斛兰,该植物兼具竹子的秀丽和兰花的幽香。虽为草本植物,但其茎质地较硬,紫红色,小枝披散,植株具备似竹的秀美;盛开金黄色的花朵,花质地厚,具有微香。虽然细叶石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为阴性湿生植物中耐寒冷和稍耐干旱的种类,较其他石斛类植物更易管理和栽培,但目前在我国细叶石斛的观赏价值并未得到开发利用,花卉市场中难觅其的踪迹。
石斛属植物对自然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其种子细如微尘,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目前我国关于细叶石斛方面的研究甚少,且无系统全面的关于其快速繁殖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系统、快速的细叶石斛快速培育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该方法通过以细叶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建立快繁技术体系,实现了细叶石斛的大量人工繁育,为该植物以后的工厂化生产打下基础,并对于保护其野生资源,扩大其种植面积,以实现其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处理
采摘细叶石斛蒴果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b、诱导培养
剪开消毒后蒴果,将种子分散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原球茎;
c、增殖分化培养
将步骤b中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分化培养至具2~4个叶片、高3~4cm的无根苗;
d、生根培养
将步骤c中无根苗移植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为高7~8cm、有5~10条根的幼苗;
e、炼苗培养
将步骤d中幼苗进行炼苗,炼苗后移栽大棚培养。
其中,上述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消毒处理为:用73~75wt%的酒精浸泡15~30s后,再用0.09~0.1wt%氯化汞溶液或0.9~1wt%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20min,无菌水冲洗,再用无菌滤纸吸干。
优选的,上述细叶石斛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消毒处理在酒精浸泡前,先用0.2~0.3wt%的洗衣粉水浸泡15~30min,用水冲洗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