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山被孢霉突变株、利用其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的方法及花生四烯酸油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79125.7 申请日: 2016-02-04
公开(公告)号: CN105586275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9
发明(设计)人: 汪志明;李翔宇;陆姝欢;余超;易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7/64;C12R1/645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乔宇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山 被孢霉 突变 利用 生产 花生四烯酸 油脂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高山被孢霉突变株、利用其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的方法及花生四烯酸油脂。高山被孢霉突变株(高山被孢霉Y16,MortierellaalpineY16)于2015年7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421。使用该高山被孢霉突变株生产的花生四烯酸油脂中,甘油三酯含量为92wt%以上,油脂中花生四烯酸含量至少为48wt%,二十碳以上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6.3w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山被孢霉突变株、利用其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的方法及花生四烯酸油脂。

背景技术

微生物油中存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均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花生四烯酸(ARA)等,它们在体内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病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花生四烯酸油脂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但是,目前研究多只关注于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却忽略了油脂中其他成分,特别是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而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对油脂的品质影响非常大,如花生四烯酸油脂中长链饱和脂肪酸在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对油脂的凝固点起着决定作用,特别是二十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例如花生酸(C20:0),山嵛酸(C22:0),木蜡酸(C24:0)等,并且饱和脂肪酸的凝固点一般是随烷基碳链长度(即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市售高山被孢霉所生产的花生四烯酸油脂产品中,二十碳以上的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20wt%左右。该油脂在12℃时即会析出饱和脂肪酸、出现体系浑浊的现象,这样就影响了花生四烯酸油脂的质量。此外,长链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因此降低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同时提高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可降低花生四烯酸油脂的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则成为花生四烯酸油脂品质提高另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36252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以高山被孢霉为出发菌株进行粒子束诱变的方法得到一种花生四烯酸产量较高的菌株。但是,本发明未提及如何降低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为CN10170929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紫外的方法对高山被孢霉进行诱变,从而能生产出较高产量的花生四烯酸。但是,本发明也未提及如何降低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662642的专利涉及一种微生物油,含有至少90%的甘油三酯,PUFA含量为至少40%,其过氧化值(POV)低于1.5(或1.0),和/或其茴香胺值(AnV)低于15,可选地,低于12。本申请主要关注的也只是微生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过氧化值及茴香胺值等,而并未提及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357189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山被孢霉突变株生产花生四烯酸油脂的方法及其生产的花生四烯酸油脂,该专利利用高山被孢霉突变株生产的花生四烯酸油脂中,二十碳以上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比较低(低于15wt%),但该专利所得到的花生四烯酸含量最高为44.56%,二十碳以上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最低为7.5%。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新的高山被孢霉菌种,进一步的提升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并降低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而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花生四烯酸含量每一个百分比的提高都是很难的而且随着花生四烯酸含量越高,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难度则越大。如果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最高为44.56%),更是难上加难。本发明则在CN103571896A所提到的菌种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进行了大量的诱变筛选,才获得了目前本专利所请求保护的新菌种。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