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化移动式固体、液体物质中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3455.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百龙;张中良;蔡建明;高福;崔建国;程赢;刘聪;杨彦勇;郭佳铭;赵德云;曲红金;李秀秀;张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178 | 分类号: | G01T1/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移动式 固体 液体 物质 放射性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移动式固体、液体物质中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包括机箱、固定于机箱内的测量室、设置于机箱表面的显示屏,和设置于机箱内部的测量电路;其中测量室和显示屏为平行设置;显示屏与测量电路相连;测量室包括钨合金盖、钨合金屏蔽罐体、样品杯和探头;钨合金盖分为左盖和右盖,左盖和右盖的一端为活动连接,另一端为活动旋转开口端。测量电路包括高压电源、电流放大与成型电路、电压甄别器、计数器电路、处理器电路、多路可调电压基准电路、按键、显示器电路;本发明采用一体化扁平结构设计,体积小、重心底、开盖方便安全、放置平稳、不会发生侧翻、样品杯防漏水设计,能适合车、船等颠簸场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物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化移动式固体、液体物质中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核能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核能在造福人类的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一旦出现核事故、核爆炸就会有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出来,形成放射性落下灰,污染周围环境,直接危及到粮食、肉类、蔬菜、水果、饮用水、牛奶、饮料等的安全。因此,如何在现场实现快速、方便、高效检测出待测物质中的放射性活度,准确的做出放射性污染安全性评价,是核应急现场处置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一些固体和液体物质中的放射性活度检测普遍采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与伽玛能谱分析方法,这两种测量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性,检测下限低。但是,该类测量方法均需要在实验室内用大型的仪器设备,如高纯锗γ能谱分析系统;低本地α、β测量装置来实现,检测仪器笨重,采用的屏蔽铅室重达几百公斤、操作制样复杂、分析周期长、设备代价高,无法解决核污染现场待测物质中的放射性活度检测难题。
虽然在核污染现场目前可以使用便携式水、食品放射性检测仪,因其采用直筒结构,提手和盖子在最上端,样品检测室采用铅金属作为屏蔽也在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为其光电倍增管和电路系统;上重下轻的结构很不稳定,整体装置重心不稳容易侧翻,无法适用于车、船等运动载体平台,并且提手和盖子重量很重,检测人员取提非常不便,危险性大。
因此,为核污染现场提供一种小型化移动式快速、方便、高效、安全的污染物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移动式固体、液体物质中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不仅能够方便、准确测量固体和液体的放射性污染情况,而且体积更小便于携带,稳定性更好不会发生侧翻等情况。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小型化移动式固体、液体物质中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要改变的是检测装置的整体布局,改上下布局为左右布局,将样品检测室放在设备的左侧,将电路系统和显示系统放在设备的右侧;其次,由于NaI晶体体积大小决定了检测的精准度,本发明在整体增加NaI晶体体积的基础上尽量缩小光电倍增管的尺寸,以便降低检测装置的高度,把NaI晶体做成圆柱体、圆台组合结构,让晶体出光面直径变小,是为了让晶体更好地和光电倍增管光阴极配合,提高信号收集效率;最后本发明采用钨合金屏蔽来替换传统的铅屏蔽,以减少设备的厚度和重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移动式固体、液体物质中放射性活度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固定于机箱内的测量室、设置于机箱表面的显示屏,和设置于机箱内部的测量电路;其中:测量室和显示屏为平行设置;显示屏与测量电路相连;
测量室包括:钨合金盖、钨合金屏蔽罐体、样品杯和探头,样品杯设置于钨合金屏蔽罐体内部,探头设置于样品杯底部;钨合金盖分为左盖和右盖,左盖和右盖的一端为活动连接,另一端为活动旋转开口端;探头通过电缆线与测量电路相连。
所述的探头包括:NaI晶体、光电倍增管、电磁屏蔽罩、探头外罩和探头安装环,光电倍增管位于NaI晶体的下方,NaI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的外部设电磁屏蔽罩,电磁屏蔽罩的外部为探头外罩,探头外罩上设有探头安装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