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测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703.6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熊波;陈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测试 控制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先设置测试工具的包含各种自动测试用例的自动测试用例库;在自动测试过程中获取测试工具当前测试工程的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确定当前测试工程中的被测对象,并从自动测试用例库中选择出当前需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的目标自动测试用例,进而获取各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各目标驱动,然后通过各目标驱动将各目标自动测试用例导入测试工程对被测对象进行自动化测试。本发明在自动化测试过程中,对于测试用例及驱动的调用等都是由独立于测试工具之外的自动化测试控制装置(也即独立于测试工具的顶层)完成,并不依赖于测试工具自身的顶层,降低了对测试工具的依赖性,且能降低测试成本并提升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图像用户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作为用户和应用程序交互的接口,是应用程序和用户信息传递的桥梁,它凭借着其灵活性以及易操作性等,为软件开发和应用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正是由于其规模的日益增加,使得GUI测试工作变得异常繁重,同时故障成本的不断上涨,使得对每个版本做全面、快速的GUI测试变得十分必要。
由于GUI测试模仿用户的行为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相对其他测试而言,具有其独特性,实行GUI测试自动化可以将测试人员从耗时而又枯燥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测试是把人为驱动的测试行为转化为机器执行的一种过程。通常,在设计了测试用例并通过评审之后,由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中描述的规程一步步执行测试,得到及时结果与期望结果的比较,在此过程中,为了节省人力、时间或硬件资源,提高测试效率,便引入了自动化测试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自动捕获/回放工具的出现,测试自动化开始了。第一代自动化测试,即自动化测试思想刚开始诞生时,依靠的是传统的“录制-回放”技术。这种计划与现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录制-回放”思想不一样,它实际上是对PC操作键盘和鼠标过程的记录和模拟,但这种机制限制颇多,若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对变化性太多于敏感等,因此不可能发展成一种模式。第二代自动化测试,即脚本化的自动化测试,利用脚本进行结构化的自动化测试,此可以应用于CLI与API的自动化测试,主要应用模块化与库思想。第三代自动化测试,开始产生了各种自动化测试思想,其伴随着对象化思想的产生,而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自动化测试软件,如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和关键字驱动思想的测试工具。从这时候开始,自动化就开始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开始运用在各个行业,并且发展趋势越来越快。
目前,常规的自动化测试,对自动化测试工具依赖性高,在自动化测试过程中,都是利用各测试工具自身的顶层实现测试用例的调用、测试用例驱动的调用等,而不同的测试工具的顶层调用控制往往是不同的,因此目前的自动化框架的高效运转必须依赖与自动化框架有关的顶层设计,如果需要更换测试工具,则需要根据更换后的测试工具完全重新进行满足该测试工具需求的顶层设计。可见,目前的自动化测试存在对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依赖性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解决现有自动化测试存在的对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依赖性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控制方法,包括:
设置测试工具的自动测试用例库,该自动测试用例库中包含各种自动测试用例;
获取所述测试工具当前测试工程的测试需求;
根据所述测试需求确定当前测试工程中的被测对象,并从所述自动测试用例库中选择出当前需对所述被测对象进行测试的目标自动测试用例;
获取各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各目标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址分配方法及DDR控制器
- 下一篇:基于搜索算法的多缺陷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