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401.9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庄创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1H13/8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泰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有关于利用剪刀式连接元件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脑周边输入装置包括鼠标、键盘以及轨迹球等,其中键盘可直接键入文字以及符号予电脑,因此相当受到使用者以及输入装置厂商的重视。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一种包含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键盘。
接下来说明包含有剪刀式连接元件的键盘中的按键结构的架构。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按键结构的剖面侧视示意图。现有按键结构1包括按键帽11、剪刀式连接元件12、弹性橡胶体13、薄膜开关电路14以及底板15,且底板15用以承载第二按键帽11、剪刀式连接元件12、弹性橡胶体13以及薄膜开关电路14。其中剪刀式连接元件12用以连接底板15与按键帽11。
薄膜开关电路14具有多个按键接点(未显示于图中)。该按键接点于被触发时输出相对应的按键信号。弹性橡胶体13设置于薄膜开关电路14上且一个弹性橡胶体13对应于一个按键接点,当弹性橡胶体13被触压时,弹性橡胶体13发生形变且触压薄膜开关电路14中相对应的按键接点而产生按键信号。
剪刀式连接元件12位于底板15以及按键帽11之间且分别连接两者。剪刀式连接元件12包括第一框架121以及第二框架122。第一框架121的第一端连接于按键帽11,而第一框架121的第二端则连接于底板15。弹性橡胶体13被剪刀式连接元件12环绕。此外,第一框架121包括第一按键帽轴柱1211以及第一底板轴柱1212。第一框架121通过第一按键帽轴柱1211而连接于按键帽11,且利用第一底板轴柱1212而连接于底板15。而第二框架122与第一框架121结合,且第二框架122的第一端连接于底板15,第二框架122的第二端则连接于按键帽11。其中,第二框架122包括第二按键帽轴柱1221以及第二底板轴柱1222。第二框架122通过其第二按键帽轴柱1221 而连接于按键帽11,且利用第二底板轴柱1222而连接于底板15。
接下来说明现有按键结构1被使用者触压的运作情形。图1中,当使用者触压按键帽11时,按键帽11受力而推抵剪刀式连接元件12使其运动,故按键帽11可相对于底板15往下移动且触压相对应的弹性橡胶体13。此时,弹性橡胶体13发生形变且触压薄膜开关电路14以触发薄膜开关电路14的按键接点,使得薄膜开关电路14输出相对应的按键信号。而当使用者停止触压按键帽11时,按键帽11不再受力而停止触压弹性橡胶体13,使得弹性橡胶体13因应其弹性而恢复原状,同时提供往上的弹性恢复力,按键帽11因此而被推回被触压之前的位置。
除了前述的剪刀式键盘之外,现有还包括具有机械式按键结构的键盘。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机械式按键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现有机械式按键结构2包括按键帽21、剪刀式连接元件22、机械式触发开关23、电路板24以及底板25,且底板25可通过剪刀式连接元件22而连接于按键帽21。电路板24设置于底板25的下方,其可承载触发元件23且与触发元件23电性连接,而触发元件23穿过底板25以及剪刀式连接元件22而与按键帽21接触。上述各元件结合之后,按键结构2的各元件由上往下依序为按键帽21、剪刀式连接元件22、底板25以及电路板24,而触发元件23设置于按键帽21与电路板24之间。其中,现有机械式按键结构2以机械式触发开关23取代弹性橡胶体13以及薄膜开关电路14。
由于机械式触发开关23被按键帽21触发时会发出碰撞的声响,其可给予使用者确实触压的回馈感,故机械式触发开关23受到某些使用者的喜爱。然而,现有机械式按键结构2中必须设置厚度比薄膜开关电路14厚的电路板24,机械式触发开关23才得以运作。除此之外,机械式触发开关23的厚度也大于弹性橡胶体13的厚度,故现有机械式按键结构2的厚度会比现有按键结构1的厚度大。另外,由于机械式触发开关23的内部包含有金属材料以及塑胶材料,当触压按键帽21时,其内部的金属材料以及塑胶材料碰撞,使得现有机械式按键结构2会给予使用者僵硬的触压手感。
因此,需要一种可给予回馈感且兼具良好触压手感的按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给予回馈感的按键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给予良好触压手感的按键结构。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较轻薄的按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