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莲心碱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687.2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春;宋杨一嫣;彭燕;黄岭;张翔;戴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2 | 分类号: | A61K9/02;A61K31/4725;A61K47/44;A61K47/14;A61P9/06;A61P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程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心 栓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莲心碱直肠给药栓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莲心碱脂栓剂包含莲心碱、脂溶性栓剂基质以及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的莲心碱栓剂在用于制备抗心率失常或抗高血压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莲心碱直肠给药栓剂可避免莲心碱口服吸收不好,肝脏首过效应严重导致的生物利用度低,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骼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而进入大循环,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或抗高血压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心碱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莲心碱(liensinine)是从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中提取出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其化学结构式见下式。
莲心碱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高脂血症、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脑缺血等多种心脑血管系统活性。但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在很多情况下,莲心碱在体内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药理活性。有学者通过对莲心碱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发现莲心碱口服吸收不好(约17%的药物能经过胃肠道被吸收进入肝脏),且肝脏首过效应严重(进入肝脏的药物约75%被肝脏代谢),导致莲心碱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4.39%。
莲心碱目前尚无商品上市。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有广谱抗心率失常作用的药物,莲心碱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莲心碱制剂,能够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以解决目前的临床需求。
直肠栓剂是以黏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剂型,栓剂给药时,当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厘米处,药物经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骼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而进入大循环,从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莲心碱直肠给药栓剂,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莲心碱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栓剂中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莲心碱0.35%-33%,57%-99.5%脂溶性栓性基质,0.1-10%表面活性剂。
所述该栓剂中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莲心碱1%-25%,脂溶性栓性基质65%-95%,表面活性剂0.1%-5%。
所述该栓剂中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莲心碱3.5%-12.5%,脂溶性栓性基质65%-95%,表面活性剂0.5%-2%。
所述脂溶性栓性基质选自半合成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山仓子油脂、半合成棕榈油酯、改良型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可可豆酯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或司盘或泊洛沙姆或苄泽或卖泽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制备上述的莲心碱栓剂的方法;
第一种:
步骤如下:
加热熔化脂溶性栓性基质后加入莲心碱和表面活性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液;
将上步所得混合药液灌装至预热的栓剂模具中,然后冷却使栓剂成型后取出即得。
第二种:步骤如下:
将莲心碱进行微粉化处理,过100目~200目筛,备用;
(2)加热熔化脂溶性栓性基质,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微粉化的莲心碱,得到混合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 下一篇:美索舒利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