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制备薄膜电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0429.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4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纲;杨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C08J5/18;C08L5/08;C08K7/24;H01G11/3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壳素 纳米 纤维 复合 制备 薄膜 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制备柔性可弯曲薄膜电极的 方法,属于复合电极领域。
背景技术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世界上第二大可再生资源,以厨余产品废弃 虾、蟹壳为原材料,来源丰富、产量可观,既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缓解了环境污染,又 充分发挥废弃虾、蟹壳的剩余功能,回收再生、变废为宝。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元件的使用进入了千家万户,电极作为近年来被关注的储 能元件,它具有能量密度大、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可随 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储备电源等。目前,世界各国均在研究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使用, 在中国也正迅速发展,因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于碳纳米管作为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多,然而,将甲壳素复合制备电极 的研究几乎未见。为了提高此类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实际应用前景,急需探索出一种价格 低廉、技术便利的工艺手段来批量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致 力于将来源丰富的“动物性纤维”——甲壳素作为纳米纤维的来源,作为基质与碳纳米管进 行复合,两者相互交织缠绕、联通导电网络,属于全世界电极领域较新颖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制备柔性可弯曲薄膜电极的方 法,目的在于制备出力学强度高、充放电稳定性强、循环寿命长、且可以弯曲折叠的薄膜电 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制备柔性可弯曲薄膜电 极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甲壳类厨余产品通过简单的化学-机械法制备甲壳素纳米 纤维;b)甲壳素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混合。
本发明的优点:
1)保留了更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吸收,提高了电子和离子转移速度;同 时,甲壳素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与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混合不 仅消除了各自容易团聚的现象,而且以甲壳素纳米纤维作为基底,给予了碳纳米管牢固的 附着支撑,宏观上看来是一张柔性片材,微观下两种材料相互缠绕贯穿,形成三维多孔互穿 的牢固网络。
2)制备的复合薄膜电极没有添加任何胶黏剂,热稳定性和柔韧性都很好,可以作 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极材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薄膜的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薄膜电极的力学性能图和薄膜实物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薄膜电极的导电率对比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复合薄膜电极的电化学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制备柔性可弯曲薄膜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 步骤:a)甲壳类厨余产品通过简单的化学-机械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b)甲壳素纳米纤维 与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混合。
所述的步骤a)甲壳类厨余产品通过简单的化学-机械法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其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回收的虾、蟹壳原料,清洗烘干后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取10g放入烧杯,加 600ml去离子水,用5-7wt%的盐酸HCl常温条件下静置24h,以去除甲壳素中的碳酸钙,之 后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2)将虾、蟹壳浸泡于浓度为5%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置于95℃的水浴锅中6h,去除虾、 蟹壳中的蛋白质,之后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此过程重复四次,以确保充分去除蛋 白质;
(3)将处理后的虾、蟹壳置于75%的乙醇溶液中24h,密封静置,以去除色素,之后冲洗 至中性即可得到纯化甲壳素;
(4)采用0.1~0.5wt%的冰醋酸溶液,在35℃下处理步骤(3)获得的纯化甲壳素1~2 h;
(5)将步骤(4)步获得的纯化甲壳素配成浓度为0.8~1wt%的悬浮液,研磨处理10~15 分钟,得到直径在10~30nm的甲壳素纳米纤维。
所述的步骤b)甲壳素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混合,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烘干后精确称量10~50mg加入250ml去离子水中;
(2)称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200mg,加入步骤(1)中的溶液,玻璃棒搅拌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 下一篇:医用级海藻酸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