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9251.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艳;韩士伟;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发动机 轴承 拆卸 工具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呈圆台状设置的底座、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侧壁和顶壁,顶壁呈半环形且垂直于侧壁设置,两个支撑座相互配合,其侧壁构成圆筒状支撑部,半环形顶壁构成中间具有圆孔的卡接部,顶壁的厚度与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的轴承内环与齿轮之间的凹槽的宽度相适配;使用时该卡接部设于凹槽内,待拆卸的轴承处于卡接部的外侧,齿轮处于圆筒状支撑部内;顶壁外侧面至底座内侧面的距离与该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的轴向高度相适配,以使顶壁外侧的轴承完全离开齿轮旋转轴时,该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位移至底座处,可方便的实现轴承拆卸;支撑座采用纯铝制作,硬度低,有效防止碰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传动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在安装过程要求与其配合的轴之间的精度较高,一般为过盈配合,以达到在工作过程中不产生窜动,影响运行的可靠性,尤其是在航空领域,对其安装的精度要求更高,如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如图1所示,该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包括一体成型的齿轮3和齿轮旋转轴5,轴承通过轴承内环4套设在齿轮3两侧的齿轮旋转轴5上,且一侧齿轮旋转轴5的外侧设有凸台7;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在安装时,一般是采用加热轴承内环4的方法使内径扩大,再通过压力机将轴承装配到齿轮旋转轴5上;由于轴承内环4外壁直径大于其齿轮旋转轴5的直径,齿轮旋转轴5与轴承内环4过盈配合时,在轴承内环4与齿轮3之间形成凹槽6。然而在拆卸时,由于不能单独将轴承内环4进行加热,同时由于结构限制及轴承与齿轮旋转轴5的热膨胀量不同,因此不能通过加热轴承的方法进行拆卸。如果使用常规轴承拔卸器进行拆卸,通过拔卸器均匀分布的三爪锁紧轴承保持架将轴承卸下。但这种拆卸方法易导致轴承保持架镀层、凸台的碰伤,并且轴承拔卸器的频繁使用,存在三爪和螺纹的磨损问题,锁紧时三爪的平衡位置很难保证,增加了轴承拆卸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零件碰伤的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所述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包括呈圆台状设置的底座、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顶壁呈半环形且垂直于所述侧壁设置,两个支撑座相互配合,其侧壁构成圆筒状支撑部,半环形顶壁构成中间具有圆孔的卡接部,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的轴承内环外壁直径大于其齿轮旋转轴的直径,齿轮旋转轴与轴承内环过盈配合时,在轴承内环与齿轮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顶壁的厚度与该凹槽的宽度相适配;使用时该卡接部设于齿轮和轴承内环之间的凹槽内,待拆卸的轴承处于卡接部的外侧,齿轮处于圆筒状支撑部内;所述顶壁外侧面至底座内侧面的距离与该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的轴向高度相适配,以使顶壁外侧的轴承完全离开齿轮旋转轴时,该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位移至底座处,防止轴承拆卸时碰伤。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有环状限位台,两个支撑座相互配合后圆筒状支撑部设于环状限位台内,防止两个支撑座偏离。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构成的圆筒状支撑部的内壁与齿轮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mm,防止拆卸时齿轮在圆筒状支撑部内晃动,碰伤齿轮表面。
进一步,所述底座中心设有贯穿的承接孔,用于承接齿轮旋转轴的端部,防止旋转齿轮轴碰伤。
进一步,所述承接孔的直径与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的凸台直径相适配,在进行拆卸时对凸台进行保护,防止碰伤。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采用铝棒经切割、车加工和铣加工一体成型制得,拆卸工具采用纯铝制作,硬度低,有效防止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被碰伤。
上述航空涡轴发动机用轴承拆卸工具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圆台状底座水平设置,其中的一个支撑座侧壁竖直设置在底座的环形限位台内,该支撑座的顶壁平行于所述底座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型挤压紧定套装置
- 下一篇:智能语音气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