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9221.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甘星;陶利国;肖黎黎;邓路赳;张幸;彭俊勇;于曾光;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6 | 分类号: | H04W16/2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移动 通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直放站和泄露电缆;泄露 电缆布置在电缆隧道中;
天线、直放站和泄露电缆依次相连;泄露电缆发出的无线信号覆盖电缆隧道,使得 位于电缆隧道空间内的移动电话能使用该无线信号与电缆隧道空间内的其他移动电 话以及与外界进行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和直放 站为3套;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合路器以及3个抗干扰单元;
3个天线、3个直放站和3个抗干扰单元分成3组从而形成3条通信支路,3条通信 支路分别与合路器的3个分支端口相连;合路器的合路端口与泄露电缆相连;
每条通信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天线、直放站和抗干扰单元,抗干扰单元还与合路器 的分支端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3条通信支路分别 用于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合路器中包括一个 合路分路模块、3个接口模块以及3个隔离模块;3个接口模块以及3个隔离模块分 为三组,每一组包括一个接口模块和一个隔离模块,接口模块通过隔离模块与合路 分路模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合路器上 设有光纤拉远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长度远大于 2.5km的电缆隧道,在2.5km处设置光放站,光放站与合路器上的光纤拉远接口通 过光纤连接。
7.一种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 缆隧道内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泄露电缆发出用于覆盖电缆隧道的无线信号,以便电 缆隧道内的移动电话能使用无线通信功能;采用分别针对3大运营商的3条通信支 路与分路器相连,使得电缆隧道内具有全网络无线信号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隧道内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合路器上设有光 纤拉远接口;针对长度远大于2.5km的电缆隧道,在离电缆隧道口2.5km处设置光 放站,光放站与合路器上的光纤拉远接口通过光纤连接,以扩展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2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