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8644.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6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必清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囊体 水腔 连通 上表面 拉带 环形空气腔 空气腔 闭合 床垫 相邻纵向 纵向空气 水床垫 下表面 牵拉 水床 交错布置 交替设置 边缘处 气床垫 注气孔 注水孔 分割 柔软 平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床垫,包括封闭囊体,靠近封闭囊体边缘处设置有牵拉封闭囊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闭合拉带,闭合拉带将封闭囊体分割成中部和四周的环形空气腔;中部设有牵拉中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偶数个纵向拉带,纵向拉带将中部分割为至少相互平行的三个纵向水腔和两个纵向空气腔,纵向水腔与纵向空气腔依次交错布置;相邻纵向空气腔之间连通,并且与环形空气腔连通;封闭囊体上表面设置有与环形空气腔连通的注气孔;相邻纵向水腔之间连通;封闭囊体上表面设置有与纵向水腔连通的注水孔。水腔和空气腔交替设置,既拥有了水床垫的舒适柔软,还具有了气床垫的饱满充实;将床垫四周设计成了空气腔,提高床垫的制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垫,特别是指一种水床垫。
背景技术
水床垫是利用水的浮力原理而设计创造的,由于水床垫完全符合人体生理曲线,无论如何变换睡姿,都真正实现了床垫和人体的紧密贴合,使颈椎、腰椎不再悬空,均匀支撑全身重量,减轻身体自重对脊椎、肌肉、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压力,因此被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并使用。然而现有的水床垫没有理疗的功能;还有就是在对水床加热时,采用的都是电阻丝加热,这样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理疗功能,且安全、有省电的水床垫。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床垫,包括封闭囊体,靠近所述封闭囊体边缘处设置有牵拉所述封闭囊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闭合拉带,所述闭合拉带将所述封闭囊体分割成中部和四周的环形空气腔;所述中部设有牵拉所述中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偶数个纵向拉带,所述纵向拉带将所述中部分割为至少相互平行的三个纵向水腔和两个纵向空气腔,所述纵向水腔与所述纵向空气腔依次交错布置;所述中部的两侧为纵向水腔;相邻所述纵向空气腔之间连通,并且与所述环形空气腔连通;所述封闭囊体上表面设置有与环形空气腔连通的注气孔;相邻所述纵向水腔之间连通;所述封闭囊体上表面设置有与纵向水腔连通的注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水腔和空气腔交替设置,既拥有了水床垫的舒适柔软,还具有了气床垫的饱满充实;将床垫四周设计成了空气腔,提高床垫的制成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横向气腔通道,所述横向气腔通道与所述纵向空气腔垂直布置,且贯穿所述纵向水腔的两侧连通相邻的两个纵向空气腔。
优选的,两个相邻的横向气腔通道间隔30cm。
进一步,所述封闭囊体的下表面上覆盖有第一耐温胶连层,所述第一耐温胶连层上覆盖有由碳纤维加热丝编制而成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上覆盖有第二耐温胶连层;所述碳纤维加热丝的一端与电线中的金属丝的一端搭接,在搭接处设置一横截面为弧形的铜片,并通过工具夹紧,使碳纤维加热丝的一端与电线的一端紧密接触;在所述碳纤维加热丝与电线的连接处包覆有绝缘层;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插头;所述封闭囊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乳胶层;所述乳胶层内嵌入有磁石。
进一步,所述磁石是铁氧体磁石、钕铁硼磁石或钕铁硼磁石。
进一步,所述乳胶层的厚度为5~1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床垫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封闭囊体,2、纵向水腔,3、第一耐温胶连层,4、加热层,5、第二耐温胶连层,6、纵向拉带,7、注气孔,8、注水孔,9、闭合拉带,10、环形空气腔,11、纵向空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必清,未经张必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8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剥壳装置
- 下一篇:电梯曳引电机缺两相的主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