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Fe2O3铝热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023.6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强;黄晓川;吕英迪;张彦;唐望;秦明娜;邱少君;郑晓东;李洪丽;陈志强;姜俊;郭涛;刘敏;王子俊;姚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16 | 分类号: | B22F9/16;B22F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梁勇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fe sub 铝热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l/Fe2O3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亚微米级铝粉铝热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纳米铝热剂的研究成为了热点。纳米铝热剂是纳米铝粉和纳米金属氧化物在纳米级别进行复合。纳米铝热剂具有能量密高的特点,在冶金、电池、陶瓷、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铝热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反应法、反应抑制研磨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分解法、自组装法,其中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铝热剂的优秀方法,该方法使反应物之间具有更高的接触面积和更高的铝热反应放热量。王毅等(Al/Fe2O3纳米复合铝热剂的制备及其反应特性研究《火工品》2008年第4期11页~14页)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Fe2O3纳米铝热剂,该方法将纳米铝粉加入到Fe(NO3)3·9H2O乙醇溶液中分散,温度恒定后,加入1,2-环氧丙烷,并监测反应温度和pH值变化,使发生凝胶反应,将得到的凝胶混合体系老化放置6天后,真空干燥5天,再经研磨、洗涤、离心、干燥后得到Al/Fe2O3纳米铝热剂,其热值为1648J·g-1。高坤等(热处理对Al/Fe2O3纳米铝热剂性能的影响《火炸药学报》2012年第6期19页~22页)以溶胶-凝胶法,并经热处理得到Al/Fe2O3纳米铝热剂,其最高热值为1209J·g-1。溶胶-凝胶法存在合成周期长,操作过程繁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周期短、操作简便、高热值的Al/Fe2O3铝热剂制备方法。
传统铝热剂材料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为物理混合,氧化剂与还原剂颗粒分离,不同组分间的界面作用阻碍了其反应热的扩散,导致传统铝热剂的能量释放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较低。纳米铝热剂由于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大,减少了传质和热传导的距离,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在铝热反应过程中可以产生高热。当前技术中,制备纳米铝热剂较好的方法为溶胶-凝胶法,但该方法制备周期长,操作繁杂。
本发明将Fe2O3的前驱体与亚微米级Al粉混合处理后,通过加热,原位生成Fe2O3晶体,与Al紧密结合,有利于传质、传热,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本发明方法制备周期短,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Al/Fe2O3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Fe2O3的前躯体、亚微米级Al 粉及分散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其中Al与Fe的摩尔比为1:0.50~1.32,亚微米级Al粉与分散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63ml~170ml,20℃~33℃超声分散,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抽干,20~25℃干燥,得到干燥固体,将得到的干燥固体放入坩埚中,300℃~330℃加热5h~10h,降温至20~25℃,得到Al/Fe2O3铝热剂;所使用的Fe2O3的前躯体为经加热后可转变成为Fe2O3的物质,特别是FeO(OH)、Fe3O4;Al为粒径200nm~300nm的亚微米级Al粉;分散溶剂为烷烃、芳香烃。
本发明优选的Al/Fe2O3铝热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FeO(OH)、粒径为200nm~300nm 的亚微米级Al粉及甲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其中Al与Fe的摩尔比为1:1.12,亚微米级Al 粉与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167ml,23~33℃超声15min,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二遍,抽干,20~25℃干燥,得到干燥固体;将得到的干燥固体放入坩埚中,300℃~330℃加热8h,降温至20~25℃,得到Al/Fe2O3铝热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