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之花毂及轮辐丝组合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7890.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巫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奇美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4 | 分类号: | B60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溪***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轮圈 轮辐 组合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之花毂及轮辐丝组合改进结构,尤指一种方便使用者快速组装花毂及轮辐丝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8所示,是习知结构的组装剖面示意图,习知的轮圈(图中未示)具有一花毂40,该花毂40与该轮圈之间连接若干轮辐丝50,而各轮辐丝50是平放于该花毂40的孔槽41,之后,利用盖板60盖住,再以螺锁方式将盖板60与花毂40锁固,使轮辐丝50得以被定位,而倘若未使用盖板60盖住,则轮辐丝50容易自花毂40上掉落,而造成轮圈的大幅偏摆,即有安全隐患。
但是,若以螺锁方式将盖板60与花毂40锁固,不仅构成组件多,且组装过程繁复,为其缺点;显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组件简单,方便用户快速组装使用的自行车轮圈之花毂及轮辐丝组合改进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轮圈之花毂及轮辐丝组合改进结构,该轮圈具有一花毂,该花毂与该轮圈之间连接若干轮辐丝;其改进在于:
该花毂两端分别具有一组接部,各组接部邻近外周缘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若干等间距的贯孔,且各组接部位于各贯孔的相异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凹缺口,各第一凹缺口是分别与各贯孔相连通,而各第一凹缺口分别具有一第一倾斜角度,且各第一凹缺口是分别供各轮辐丝装设,该轮辐丝具有一扁平状本体,该本体的一端具有一螺锁部,且该本体异于该螺锁部的一端具有一圆杆状的头部,而该轮辐丝的本体得以容置于该第一凹缺口,且该轮辐丝的螺锁部穿设于该轮圈的设定位置并螺设,使该轮辐丝的头部恰紧密容置于该第一凹缺口内,而不致脱出该第一凹缺口。
其中,各组接部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若干镂孔。
其中,该第一倾斜角度为5~10度之间。
其中,该第一倾斜角度较佳为8度。
其中,各组接部位于各贯孔的相异侧分别具有一第二凹缺口,各第二凹缺口是分别与各贯孔及各第一凹缺口相连通,而各第二凹缺口分别具有一第二倾斜角度。
其中,该第二倾斜角度为5~10度之间。
其中,该第二倾斜角度较佳为8度。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构成组件简单,方便用户快速组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圈选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圈选处的另一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花毂组装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花毂组装侧面示意图。
图8是习知结构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轮圈10花毂20组接部21贯孔22
第一凹缺口23第二凹缺口24镂孔25轮辐丝30
本体31螺锁部32头部33第一倾斜角度A
第二倾斜角度B花毂40孔槽41轮辐丝50
盖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轮圈之花毂及轮辐丝组合改进结构,该轮圈10具有一花毂20,该花毂20与该轮圈10之间连接若干轮辐丝30(如图2所示);
而值得注意的是,该花毂2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组接部21,各组接部21邻近外周缘的设定位置分别设有若干等间距的贯孔22,且各组接部21位于各贯孔22的相异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凹缺口23,各第一凹缺口23分别与各贯孔22相连通,而各第一凹缺口23分别具有一第一倾斜角度A(如图6所示),且各第一凹缺口23分别供各轮辐丝30装设,该轮辐丝30具有一扁平状本体31,该本体31的一端具有一螺锁部32,且该本体31异于该螺锁部32的一端具有一圆杆状的头部33,而该轮辐丝30的本体31得以容置于该第一凹缺口23,且该轮辐丝30的螺锁部32穿设于该轮圈10的设定位置并螺设,使该轮辐丝30的头部33恰紧密容置于该第一凹缺口23内,而不致脱出该第一凹缺口23(如图7所示)。
其中,各组接部21位于各贯孔22的相异侧分别具有一第二凹缺口24,各第二凹缺口24分别与各贯孔22及各第一凹缺口23相连通,而各第二凹缺口24分别具有一第二倾斜角度B,而该轮辐丝30的本体31得以容置于该第二凹缺口24,且该轮辐丝30的螺锁部32穿设于该轮圈10的设定位置并螺设,使该轮辐丝30的头部33恰紧密容置于该第二凹缺口24内,而不致脱出该第二凹缺口24(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奇美企业有限公司,未经艾奇美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7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组合式无气胎
- 下一篇:带颜料盒、笔盒和调色盒的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