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低成本雷达随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4798.1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凯归;徐刚;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天邦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低成本 雷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紧凑型低成本雷达随动 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雷达结构中,为了减小天线阵面旋转的转动惯量,仅将天馈前端设置 在转台之上,其余各分机均设置在转台之外,天馈前端与射频单元之间的射频 信号需要过环,用以解决天馈旋转所带来的线缆缠绕问题,常用的导电环多为 射频关节,以X波段双路射频关节为例,一般进口的双路射频关节价格在4.5 万以上,更多路的关节价格更高,这样就使得雷达制造成本大幅升高。
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中频导电滑环(汇流环),将射频部分随天馈前端设 置在环上,只有中频信号过环,这样也可以解决信号的传输问题。一般的汇流 环价格为3000元左右,更多路数价格上浮也很小。雷达随动系统属于高精密伺 服系统,末级输出轴需连接高精度光电轴角编码器反馈位置信息,光电编码器 一般以1:1传动比与末级负载轴连接,为了减少机械误差,一般将编码器与末级 负载轴直连,光电编码器和汇流环均存在定子和转子,为提供定子支撑,结构 件设计比较复杂,整体结构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低成本雷达随动结构,其设计简单, 整体结构紧凑,大幅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低成 本雷达随动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心处设有芯轴,所述芯轴外侧依次设 有汇流环和转轴,所述汇流环包括汇流环定子和汇流环转子,所述转轴通过轴 承与所述基座连接;
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一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伺服单元,该伺服单元包括 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完成动力传递,所述大齿轮与基座固连,所述汇流环定子通过螺钉与芯轴固连, 在所述芯轴外侧汇流环的上方依次设有动静转换支架和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 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定子和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转子通过螺钉与所述芯轴固 连,所述芯轴通过螺钉与基座固连;
所述汇流环转子通过螺钉与动静转换支架固连,所述编码器定子通过螺钉 与动静转换支架固连,所述动静转换支架通过螺钉与转轴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雷达随动结构后,其采用汇流环替 代了射频关节,大幅降低成本。同时汇流环和光电编码器同轴安装,通过动静 转换支架实现了电信号的传递与转轴周角信息的反馈,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 新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紧凑型低成本雷达随动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 中心处设有芯轴3,所述芯轴3外侧依次设有汇流环2和转轴10,所述汇流环2 包括汇流环定子21和汇流环转子22,光电编码器8包括编码器定子82和编码 器转子81。
所述转轴10固定连接一转盘11,所述转盘11上设有伺服单元,该伺服单 元包括伺服电机7和减速机6,所述减速机6输出端连接一小齿轮5,该小齿轮 5与大齿轮12啮合传递动力,所述大齿轮12与基座1固连。转轴10通过轴承 4与基座1连接,形成旋转支撑;汇流环定子21通过螺钉与芯轴3固连,编码 器转子81通过螺钉与芯轴3固连,芯轴3通过螺钉与基座1固连,这样便形成 本结构的定子部分;汇流环转子22通过螺钉与动静转换支架9固连,编码器定 子82通过螺钉与动静转换支架9固连,动静转换支架9通过螺钉与转轴10固 连,这样便形成本结构的转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天邦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天邦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4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