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包滚轮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0612.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1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淼和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3508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包 滚轮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箱包滚轮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常用的旅行用品,为了方便携带和节约体力,一般行李箱都设有滚轮,可通过拉杆拉动行李箱在地面移动。常用的行李箱在长期使用后,滚轮磨损严重,容易出现脱落或不能转动的现象,需要对滚轮修复或更换,但是,对行李箱滚轮更换时,对滚轮的拆装需要多种工具协作完成,并且,拆卸步骤复杂,给滚轮的更换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应对现有行李箱滚轮的固定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滚轮的拆装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箱包万向轮固定结构,通过利用第一结合座中的弹片和第二结合座中的抵止块以及卡扣机构,使第一、第二结合座在抵止块与弹片的抵紧配合作用下,利用卡扣机构彼此锁固,实现第一、第二结合座的快速拆装,提高了箱包滚轮更换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箱包滚轮固定结构,其包括有与箱包配合的第一结合座以及与滚轮配合的第二结合座,该第二结合座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结合座上,该第一结合座包括与箱包底部配合的接合面以及设置于接合面上用于和第二结合座配合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内壁上一体式呈环形间隔分布有两弹片结构,该两弹片结构之间形成供拆装第二结合座的横向镂空缺口;该第二结合座包括基部、立柱和两抵止块,该基部上表面与容置槽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使两者彼此固定由扣块与扣槽组成的卡扣机构,该基部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滚轮的连接机构,该立柱一体设置于基部上表面,该两抵止块对称一体设置于立柱外壁上,第二结合座之立柱穿设于镂空缺口中,两抵止块分别压于对应弹片结构上,基部上表面与容置槽底部外侧壁上的扣块扣于扣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片结构包括一体设置于容置槽内壁上的支座以及由支座后端一体向前延伸形成的弹片,于弹片前端设置有一用于和上述抵止块紧密贴合的凸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座前端设置有一防止抵止块向前滑动脱离弹片上凸包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弹片前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弹片结构之间间隔180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槽为两个,该两个扣槽对称设置于基部上表面,并分别位于两抵止块正下方,所述扣块对应也为两个,该两扣块对称设置于容置槽底部外侧壁上,该两扣块可拆卸式扣于两扣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镂空缺口中部具有供上述立柱穿过的弧形孔段和位于弧形孔段两侧供上述抵止块穿过的矩形孔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部下端设置有供手持转动的手持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合面上围绕容置槽外壁设置有一弧形板,于弧形板和容置槽外壁之间间隔连接有复数个加强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下端与滚轮相连,于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孔,于该插接孔底部设置有一滚珠;该第二连接件上端连接于基部下端,第二连接件下端可拆卸式插接于插接孔中,于第二连接件下端设有一环形凹槽,于第一连接件上垂直插接孔穿设有一插销,该插销中部位于第二连接件之环形凹槽内,并第二连接件前端与滚珠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第一结合座中设置弹片,于第二结合座中设置抵止块,并于第一结合座和第二结合座上设置卡扣机构,从而,通过转动第二结合座,使卡扣机构在抵止块与弹片的抵紧配合作用下将第一结合座和第二结合座彼此锁固,实现第一结合座与第二结合座的快速拆装,提高了箱包滚轮更换方便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二结合座与滚轮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二结合座与滚轮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第二结合座与滚轮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之A-A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结合座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结合座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结合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结合座11、接合面
12、容置槽121、弹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淼和,未经张淼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0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