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器进水室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0296.3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1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单之海;单志兴;汪涛;金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晋德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器 进水 室端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进水室端盖,属于冷凝器领域。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致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也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进水室是冷凝器的重要部件。现有的进水室设计强度低,连接不紧密,气密性不佳,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器进水室端盖,强度高,气密性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凝器进水室端盖,包括本体,本体下部设置有法兰圈,本体与法兰圈焊接固定;所述本体为一个纵截面为弧形的圆盘体,本体包括中部和边沿部;所述中部为环形圆体,中部在本体的下端面的投影与本体的下端面同心并且半径为本体下端面的一半;所述边沿部为环形盘体,边沿部在本体下端面的投影为本体下端面除去中部在本体下端面投影部分的剩余部分;所述中部的弧度大于边沿部的弧度,中部与边沿部的弧度差为0.8-1.5;所述法兰圈上设置有若干在法兰圈上呈环形均匀分布的螺栓通孔,两个相邻的螺栓通孔的圆心与法兰圈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4.74度。
优化的,上述冷凝器进水室端盖,所述法兰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密封圈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将本体设计为弧形代替现有技术的平板型设计,能够承受更大的内部气压,增强了其坚固程度。进一步的将本体分为中部和边沿部,并且其两者弧度不同。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部和边沿部承受的压力不同,从而将这两部分的弧度差异设计,进一步的增强了其使用耐用度。两个相邻的螺栓通孔的圆心与法兰圈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4.74度,这样的设计增强了端盖与冷凝器进水室的连接强度,螺栓过多成本高,螺栓过少密封性不强,这样的设计使得成本和密封性达到一个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为本体、2为法兰圈、3为中部、4为边沿部、5为螺栓通孔、6为密封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冷凝器进水室端盖,包括本体,本体下部设置有法兰圈,本体与法兰圈焊接固定;所述本体为一个纵截面为弧形的圆盘体,本体包括中部和边沿部;所述中部为环形圆体,中部在本体的下端面的投影与本体的下端面同心并且半径为本体下端面的一半;所述边沿部为环形盘体,边沿部在本体下端面的投影为本体下端面除去中部在本体下端面投影部分的剩余部分;所述中部的弧度大于边沿部的弧度,中部与边沿部的弧度差为0.8-1.5;所述法兰圈上设置有若干在法兰圈上呈环形均匀分布的螺栓通孔,两个相邻的螺栓通孔的圆心与法兰圈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4.74度。所述法兰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密封圈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将本体设计为弧形代替现有技术的平板型设计,能够承受更大的内部气压,增强了其坚固程度。进一步的将本体分为中部和边沿部,并且其两者弧度不同。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部和边沿部承受的压力不同,从而将这两部分的弧度差异设计,进一步的增强了其使用耐用度。两个相邻的螺栓通孔的圆心与法兰圈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4.74度,这样的设计增强了端盖与冷凝器进水室的连接强度,螺栓过多成本高,螺栓过少密封性不强,这样的设计使得成本和密封性达到一个平衡。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晋德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晋德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0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