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扩散增亮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01998.0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树东;李宗涛;汤勇;李宇吉;余彬海;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磁 屏蔽 功能 扩散 增亮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部件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扩散增亮膜。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低能耗、显色性好、重量轻以及环保节能等优点,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显示器,而液晶材料本身不发光,为了使得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一般来说需要在液晶面板背部放置一个背光模组为液晶面板提供照明的光源,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下扩散膜、下增亮膜、上增亮膜和上扩散膜等组成,其中光学膜组为其核心组件。
随着液晶显示器轻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能减少光学膜组的厚度,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仍是扩散膜加增亮膜的组合,而且扩散膜和增亮膜各有两张,这非常不利于液晶显示器的轻薄化;另外,目前使用电子产品人越来越多,并且使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再可以简单忽略,如何降低液晶显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是目前液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针对液晶显示的电磁屏蔽应用仍在少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扩散增亮膜。本实用新型采用涂布工艺将棱锥结构层、电磁屏蔽层和扩散层集中于同一张薄膜上,使其同时具有增亮、扩散、荧光以及电磁屏蔽的功能,使得背光模组产品在轻薄化的同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扩散增亮膜,包括透明基带11,所述透明基带11的其中一个光学面上具有棱锥结构层10,另一个光学面上设有电磁屏蔽层12,在电磁屏蔽层12的表面设有扩散层13。
所述电磁屏蔽层12为纳米银线涂层120,纳米银线涂层120中的数条银线相互连接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交叉的网状结构。
所述棱锥结构层10由多个等距设置的棱镜单体组成的棱镜阵列构成。
所述扩散层13的整个表面分布有不规则凹凸结构,当光线入时,该不规凹凸结构会使光线发生散射,使光线扩散。
所述各棱镜单体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其顶角角度为90°直角或者圆弧角。
每根纳米银线的直径为30~50nm、长度为30~50μm。
上述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扩散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纳米银线涂层的制备
取厚度为50μm的透明基带11,经过放料辊30放卷后,牵引透明基带11的端头穿过烘箱后,连接至收料辊34上,
狭缝式涂布装置3的狭缝式模具上胶头312置于透明基带11光学面上方,胶桶内盛装混合有纳米银线的胶水;启动狭缝式涂布装置3,缝式模具上胶头312开始涂布,涂布完成的透明基带11由收料辊34牵引进入烘箱,经干燥后得到具有纳米银线涂层的光学膜33,最后经收料辊34收卷;
步骤(2):扩散层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具有纳米银线涂层的光学膜33,装配到结构成型装置4上,将结构辊411更换为表面分布有不规则凹凸结构的结构辊;启动结构成型装置4;滴胶式上胶系统40在纳米银线涂层上继续上胶,即在纳米银线涂层上涂覆UV胶水层,接着光学膜33被牵引至结结构辊411,由结构辊411表面分布的不规则凹凸结构对UV胶水层进行滚压成型,在滚压的同时,设置在结构辊411下方的UV光源对UV胶水进行交联固化,得到在纳米银线涂层上的具有不规则凹凸结构的扩散层13;
步骤(3):棱锥结构层的制备
将步骤(2)得到具有纳米银线涂层和不规则凹凸结构扩散层的光学膜33,装配到结构成型装置4上,将结构辊411更换为表面分布有棱锥结构阵列的结构辊;启动结构成型装置4;滴胶式上胶系统40在透明基带11另一空白光学面上继续上胶,接着光学膜33被牵引至结结构辊411,由结构辊411表面分布的棱锥结构阵列对UV胶水层进行滚压成型,在滚压的同时,设置在结构辊411下方的UV光源对UV胶水进行交联固化,得到在具有棱锥结构层10、电磁屏蔽层12和扩散层13的扩散增亮膜1。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棱锥结构层、电磁屏蔽层和扩散层通过涂布、压印工艺,集中于同一张透明基带上,使其同时具有增亮、扩散、荧光以及电磁屏蔽的功能,使得背光模组产品在轻薄化的同时具有电磁屏蔽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层采用纳米银线与胶水混合,纳米银线相互连接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交叉的网状结构,形成电磁屏蔽层,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而且银的导电率极高,因此其电磁屏蔽功能十分优越,另外由于其高导电率的缘故,因此可以将屏蔽层做得极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1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蒸镀银膜反射镜
- 下一篇:一种植球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