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8057.9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普;孙国伟;赵佳;闫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插电式 混合 动力 客车 can 网络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包括四种状态模式:外接充电模式、纯电驱动模式、混合驱动模式以及常规发动机驱动模式,所以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相对于传统客车以及纯电动客车在整车CAN通讯控制方面具有控制模块数量多、CAN通讯数据量大、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如果整车CAN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就会严重影响车辆的CAN网络通讯质量,导致各控制器之间的CAN通讯失败,从而将使车辆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大大降低,并且现有的车辆CAN网络结构将整车的高压部件与低压部件的在同一个CAN网络进行通讯控制,导致CAN网络的抗电磁干扰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对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通讯进行合理分配优化,保证车辆能够在常规发动机驱动模式、纯电驱动模式、混合驱动模式以及外接充电模式下整车CAN网络通讯稳定可靠的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拓扑结构,包括:
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仪表系统CAN网络、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和电池系统CAN网络,所述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仪表系统CAN网络、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和电池系统CAN网络通过集成网关联结;
所述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与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通过整车控制器相互通信;所述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仪表系统CAN网络和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三者通过CAN仪表实现任意两者相互通信;所述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和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三者通过车辆远程监控控制器实现任意两者相互通信;所述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和电池系统CAN网络三者通过动力电池主控制器实现任意两者相互通信。
所述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包括若干节点,所述节点包括低压电源控制器、助力转向控制器、空压机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自动变速箱控制器、ABS控制器、行车记录仪和离合控制器,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为低压部件网络。
所述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包括若干节点,所述节点包括自动变速箱控制器、动力电机控制器和离合控制器,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为高压部件网络。
所述仪表系统CAN网络包括若干节点,所述节点包括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雨刮控制器、除霜控制器、车门控制器、路牌控制器和监控视频控制器,仪表系统CAN网络为低压部件网络。
所述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包括若干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智能充电设备,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为高压部件网络。
所述电池系统CAN网络包括若干节点,所述节点包括若干电池组控制器,电池系统CAN网络为高压部件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拓扑结构将整车所有控制模块总共划分为五个CAN网络,分别为常规动力系统CAN网络、混合动力系统CAN网络、仪表系统CAN网络、整车充电系统CAN网络、电池系统CAN网络,通过合理分配整车所有控制模块的CAN通讯网络构架,将关键动力系统模块与常规视听系统模块进行分开,实现了在车辆即使高压动力系统有故障的情况下,其他常规动力系统也可正常运转,提高了整车CAN通讯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2)当车辆进行外接充电时,只有与充电有关联的控制器才进行正常工作通讯,其它控制器可以关闭从而降低整车电器系统的电能消耗,并且本拓扑结构组合方便,兼容性高,适合在类似的新能源插电式客车使上。
(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车辆CAN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将整车的高压部件与低压部件的CAN通讯网络进行分开控制,从而提高了车辆CAN网络的抗电磁干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8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钣金件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舱线束护套扩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