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47112.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明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34 云南省昆明市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油、燃煤、燃气锅炉使用时都需要消耗传统燃料,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用市电产蒸汽,虽然操作简单,无污染,但运行费用较高,用于工业生产不经济。现有的太阳能蒸汽装置能够获取100℃以上蒸汽,但冬天、阴雨天、夜晚时太阳能蒸汽装置会受到限制,所产蒸汽温度不高,产出效率低,产汽不连续,无法满足不同工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产出高温蒸汽的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替代传统锅炉产蒸汽,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开发利用低谷电将热量储存在蓄热器中,与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配合能稳定持续的产出蒸汽,且提高了蒸汽的温度,更能满足工业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的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道、电磁加热器、保温箱、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蓄热器、用汽设备,其中,所述的进水管道上设有电磁加热器,且与保温箱相连通,保温箱与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道相连通,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与蓄热器通过管道相连通,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与蓄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向控制阀,蓄热器与用汽设备通过管道相连通,且蓄热器与用汽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磁加热器,用汽设备通过回水管与保温箱相连通。
所述的保温箱到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电磁加热器、阀控水表、主泵和流向控制阀。
所述的蓄热器结构上主要包括石墨块、包裹层、气凝胶层、保温层、外壳、进水管、出汽管、温度传感器;其中,石墨块设置在蓄热器的中心,其外部包裹有一层包裹层,包裹层外涂有气凝胶层,气凝胶层外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外设置有外壳,进水管设置在蓄热器的下部,出汽管设置在蓄热器的上部,石墨块上均匀开设有加热盘管插孔,每两排加热盘管插孔之间的中点位置设一排电加热棒插孔,且电加热棒插孔位于同一横排相邻两个加热盘管插孔的中线位置上,一根连通的加热盘管弯转贯穿于每个加热盘管插孔内,加热盘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汽管相连通,每个电加热棒插孔内设有一根电加热棒,温度传感器设在石墨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替代传统锅炉产蒸汽,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开发利用低谷电将热量储存在蓄热器中,与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配合能稳定持续的产出蒸汽,且提高了蒸汽的温度,更能满足工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热器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热器的加热盘管装配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道、2-电磁加热器、3-保温箱、4-阀控水表、5-主泵、6-流向控制阀、7-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8-蓄热器、9-用汽设备、10-回水管、11-石墨块、12-包裹层、13-气凝胶层、14-保温层、15-外壳、16-进水管、17-出汽管、18-温度传感器、19-加热盘管插孔、20-加热盘管、21-电加热棒插孔、22-电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所述的工业用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进水管道1、电磁加热器2、保温箱3、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7、蓄热器8、用汽设备9,所述的进水管道1上设有电磁加热器2,且与保温箱3相连通,保温箱3与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7通过管道相连通,保温箱3到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7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电磁加热器2、阀控水表4、主泵5和流向控制阀6,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7与蓄热器8通过管道相连通,且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7与蓄热器8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向控制阀6,蓄热器8与用汽设备9通过管道相连通,且蓄热器8与用汽设备9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磁加热器2,用汽设备9通过回水管10与保温箱3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明,未经李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47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