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管及反射镜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1567.4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反射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管及反射镜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管作为换热装置,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散热管多为金属中空管状结构,其内部通有液体散热介质用于散热作用,但其用途较为单一。
目前,在常见的工程设施中,具有较多的金属安装管作为支撑、安装等用途,由于这些金属安装管需要承重以及自身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往往管径较大。如果将其直接用作散热,由于金属安装管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即管径较大),其内部流动的散热介质的质量亦会很大,会对金属安装管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其上安装的设备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管,其在实现安装、支撑作用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其内部的过流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反射镜安装结构,其在实现安装、支撑作用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其内部的过流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管,包括管体及置于所述管体的内部的芯体;其中,所述芯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相贴合,并且所述芯体的外表面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的外周面处形成至少一个沿所述管体延伸方向延伸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相配合形成所述流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预留槽沿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呈螺旋形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预留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预留槽绕所述芯体的外周面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通道的过流面积与所述管体的过流面积的比值为0.05~0.2。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采用塑料泡沫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通道中流通有散热介质,所述散热介质中添加有防冻液。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外部设置有电加热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镜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管、反射镜构件及支撑构件,所述反射镜构件与所述散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铰接于所述支撑构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管,其通过在管体的内部增加芯体,从而在实现安装、支撑作用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其内部的过流面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芯体的外周面形成预留槽,通过预留槽与管体的内表面相配合形成流体通道,简化了散热管的结构,便于生产、安装。
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预留槽设置为沿管体的延伸方向呈螺旋形延伸,增大了散热管的内部散热介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芯体的外周面均布设置多个预留槽,使得散热管实现均匀散热。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流体通道的过流面积与管体的过流面积的比值为0.05~0.2,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散热管的过流面积,减少处于散热管内的散热介质的整体质量,从而确保散热管的结构强度以及安装的稳定性,进而延长散热管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芯体可采用塑料泡沫制成,当散热介质遇冷冻结时,可有效地避免散热介质对管体造成破坏;同时,也可大幅度降低散热管的整体成本。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散热介质中添加防冻液,当外部环境温度过低时,可防止流体通道内散热介质的冻结,避免损伤散热管。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管体外部设置电加热构件,当外部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流体通道内散热介质冻结时,可通过电加热构件对其加热,促进散热介质的融化,并实现继续流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镜装置,通过将反射镜构件与散热管固定连接,在利用散热管实施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可利用散热管作为反射镜构件的支撑结构。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散热管铰接于支撑构件上,可将散热管作为反射镜构件的转轴使用,实施反射镜构件跟踪太阳聚光。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4、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管体,2-芯体,3-流体通道,4-预留槽,5-散热管,6-反射镜构件,7-支撑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1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