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8082.3 | 申请日: | 2015-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攀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灭火器。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
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时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尤其是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潢的今日,一旦有了火情,没有适当的灭火器具,便可能酿成大祸。古时的灭火器具很简单,无非是钩、斧、锹、桶之类。第一个真正的专用灭火器是由英国船长、诺福克郡人曼比于1816年发明的,它仅是一两个装1升多水并充有压缩空气的圆桶。到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加利埃发明了手提式化学灭火器。将碳酸氢钠和水混合放在筒内,另用一玻璃瓶盛着硫酸装在桶口内。使用时,由撞针击破瓶子中,使化学物质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把水压出桶外。1905年,俄国的劳伦特教授在圣彼德堡发明一种泡沫灭火剂,把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并加入稳定剂,喷出后生成含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浮在燃烧的油、漆或汽油上,能有效地隔绝氧气,窒熄火焰。1909年,纽约的戴维森取得一项专利,利用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内压出四氯化碳,这种液体会立即变成不可燃的较重气体以闷熄火焰。此后又出现了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多种小型式灭火器。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目前现有的灭火器体积小,只能够满足多时间的灭火,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体积大,可以满足长时间灭火需求,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移动的大型灭火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灭火器,包括滚轮、桶体、车架和喷筒,所述车架设在桶体下方,所述车架与桶体固定连接,车架能够保持整个灭火器结构稳定,桶体内可以储存大量干粉,用于灭火,可以满足长时间的灭火需求,所述滚轮设在车架一端,所述车架与滚轮活动连接,滚轮和脚轮能够保持灭火器实现快速移动,操作更加方便,所述喷筒设在桶体顶部,喷筒能够将桶体内的干粉快速喷出,气阀能够控制流量大小,所述喷筒一侧设置有气阀,所述气阀通过喷筒与桶体连通,所述桶体表面设置有防护圈和气压表,所述防护圈成水平设置,所述防护圈与桶体固定连接,所述气阀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末端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与软管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前端设置有脚轮,所述脚轮与车架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呈弯折设置,方便安装脚轮。
作为优选,所述气阀与桶体固定连接,保持气阀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表与桶体连通,使得气压表能够准确测量桶体的气压。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圈设有一个以上,能够有效地保护桶体,避免破损造成危险。
该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大,可以满足长时间灭火需求,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移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车架能够保持整个灭火器结构稳定,桶体内可以储存大量干粉,用于灭火,可以满足长时间的灭火需求,滚轮和脚轮能够保持灭火器实现快速移动,操作更加方便,,喷筒能够将桶体内的干粉快速喷出,气阀能够控制流量大小,防护圈能够有效地保护桶体,避免破损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灭火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攀,未经杨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