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方便操作的抽滤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8420.5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华;陈士夫;陈晨;郭雨;丁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方便 操作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领域中固液混合体系中固液分离的设备,具体是在减压条件下可实现固液混合体系中固液成份快速分离的安全方便操作的化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学实验抽滤装置通常由玻璃质的吸滤瓶(或抽滤瓶)及陶瓷质的布氏漏斗两部分组合而成。玻璃吸滤瓶上侧边缘有长约3厘米内径0.5厘米左右的玻璃质导气管,以硬质橡皮管依次连接气体缓冲瓶(或安全瓶)、减压抽滤泵(或真空泵)。玻璃吸滤瓶上方有内径约3~4厘米的圆状孔口,用于在其上方加装布氏漏斗。传统的布氏漏斗为陶瓷料,在与玻璃吸滤瓶组合时,布氏漏斗的下方需要加装橡皮塞防止漏气。该抽滤装置在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吸滤瓶的玻璃质导气管经常性拔插易折断、易破碎,并可能导致实验人员被玻璃割伤或划伤事故;圆柱状的陶瓷布氏漏斗易从实验台桌滚落地面而摔碎;布氏漏斗与吸滤瓶之间连接用的硬质橡皮塞要开孔、锉孔,同时硬质橡皮塞易老化、开裂,减压抽滤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渗液、漏液或漏气问题,为确保抽滤装置的气密性需要经常性更换;另外在吸滤瓶和减压抽滤泵之间要加装气体缓冲瓶部件用以调节减压过滤的内压力,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因此,开发一种安全、经济而又方便操作的抽滤装置,以满足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的实验教学工作需求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装置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减压条件下可实现固液混合体系中固液成份快速分离的安全而又方便操作的化学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安全方便操作的抽滤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滤瓶,吸滤瓶上端瓶口壁上设有螺纹,吸滤瓶上端架设有漏斗,漏斗筒内设有漏孔板,漏斗板上可平铺放置滤纸,漏斗下端的筒壁上设有螺纹与吸滤瓶上的螺纹可相互吻合,所述的吸滤瓶上侧缘设有带螺纹的导气管接口,其接口上配可拆卸式的带螺纹三通阀,一口连接减压抽滤泵,一口连接吸滤瓶导气管口,一口与大气相通作为泄气阀使用。
所述的吸滤瓶下底侧缘设有带螺纹的排液口,其接口上配可拆卸式的带螺纹的两通阀,方便吸滤瓶内滤液的及时排放、转移。
所述的漏斗上方的筒壁上设有等多边形外切边,如五、六、八等多边形。一方面方便旋转拧紧或拆卸漏斗,另一方面便于稳定摆放在实验台面,避免圆形状漏斗滚落摔碎。
所述的吸滤瓶瓶口上的螺纹设在瓶口内壁上,上方漏斗可直接内螺旋入吸滤瓶瓶口,避免滤液渗出瓶外。
所述的吸滤瓶瓶口上的螺纹还可设在瓶口外壁上,所述的漏斗下端内壁上设有环形挡板,挡板下方与吸滤瓶口上方设有橡胶垫,确保装置的气密性。
所述的吸滤瓶导气管接口直接内螺旋入三通阀上,所述的三通阀的内壁上设有挡板,挡板侧面设有密封垫,吸滤瓶导气管接口顶在密封垫上。
所述的三通阀直接内螺旋入吸滤瓶导气管接口内,所述的吸滤瓶导气管接口的内壁上设有挡板,挡板侧面设有密封垫,三通阀一口顶在密封垫上。
所述的密封圈为硅橡胶密封圈。
所述的漏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漏斗。
所述的漏斗分为两部分组成,包括漏框和漏孔板,漏框内侧壁底端上设有挡圈,漏孔板架设在挡圈上。
所述的漏斗可分为多层,且可相互堆叠、组合在一起,且每层漏斗的漏孔板孔径大小各不相同,可根据不同过滤的需要选配不同材质不同孔径的滤纸、不同孔径的漏斗孔板或增减漏斗层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材质的吸滤瓶与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漏斗间采用螺纹吻合连接,气密性好、无渗漏,组装或拆卸方便;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简单三通阀替代气体缓冲瓶部件,可以通过泄气阀口方便及时调节减压过滤装置的内压,不仅简化了实验组件并且更易于实验操作;同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三通阀与吸滤瓶上侧缘的导气管以螺纹吻合连接,并且通过吸滤瓶下侧缘的排液口及时排放滤液,不需要频繁拆卸或组装吸滤瓶与漏斗部件,以及频繁拔插硬质橡皮管,可以简省大量反复的仪器组装、拆卸步骤,提高实验效率,也能避免吸滤瓶的玻璃质导气管的破损,实验装置的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8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