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接下凹绿地溢流雨水的渗透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3790.X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5102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接 绿地 溢流 雨水 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洪管理的附属设施,是用于承接下凹绿地溢流雨水的渗透井,特别是一种承接下凹绿地溢流雨水的渗透井。
背景技术
现有承接下凹绿地溢流的雨水,一般采用普通平篦式雨水口(井),将溢流雨水收集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雨水篦子(井盖)为平面,容易被绿地的树枝、树叶或杂草遮挡、堵塞而进水不畅,导致绿地上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
而普通雨水口(井)使用密实的井壁,没有对雨水进一步外渗;普通雨水口(井)排水管底与井底平接,也无法沉淀雨水中的泥沙。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增加下凹绿地溢流进水量,防止杂物堵塞井口,并将进入井内的部分雨水经井壁渗透到地下,实现回补地下水。同时减少排进市政雨水管网的水量,降低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节约政雨水管网在市政建设投资。还可以防止雨水将泥沙带入市政雨水管网,避免市政雨水管网产生淤积,增加管网排水能力的渗透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下凹绿地溢流进水量,防止杂物堵塞井口,并将进入井内的部分雨水经井壁渗透到地下,实现回补地下水。减少排进市政雨水管网的水量,降低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节约政雨水管网在市政建设投资;防止雨水将泥沙带入市政雨水管网,避免市政雨水管网产生淤积,增加管网排水能力的渗透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接下凹绿地溢流雨水的渗透井,是设置在地面以下垂直设置的井体和设置在井体的顶部开口处的格栅井盖。井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连接市政雨水管道的雨水管、雨水渗透结构和泥沙沉积室,所述的雨水管设置在井壁上,所述的雨水渗透结构是由设置在井壁上并且位于雨水管下方的渗透孔和依次设置在井壁外侧并且与覆盖渗透孔的细石块层和粗砂层。下雨时,雨水夹带泥沙流进井体内,在井体的底部泥沙进行沉淀,方便工作人员定期清理,而雨水量较少时,雨水通过渗透孔依次经过细石块层和粗砂层的过滤,渗入到地表以下的土壤中,最终回流到地下水源。当雨水量较大时,流进井体内的雨水量超过井体最大的渗透速度时,井体内的水位会上升至雨水管处,过量的雨水会通过雨水管排进市政雨水管道内。这样的设计是在雨水量渗透井处理负荷内时,优先将雨水过滤排入地下水源,当雨水量超过渗透井处理负荷时,过量的雨水排入到市政雨水管道。其优点在于有效降低市政雨水管道的负荷,还可以回补地下水。
所述的地面设置有聚水凹位,井体的井口设置在聚水凹位内,聚水凹位内除进口以外的位置铺设有用于阻挡泥沙的植物层。聚水凹位可以有效、快速聚集地面的积水、雨水,并且可以对积水、雨水中夹带的泥沙和细小杂物进行有效的阻拦,减少排进井体内的泥沙和杂物的量,有效延长渗透井维护的周期。
所述的井体的井口位于聚水凹位的中部。
所述的格栅井盖的最高点不高出聚水凹位。
为了有效防止枯枝、树叶堵塞,所述的格栅井盖的顶面呈球状凸起。可以将枯枝、树叶等阻挡在格栅井盖外围并不被其堵塞。
所述的井体的底部为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可以增加下凹绿地溢流进水量,防止杂物堵塞井口;
2.并将进入井内的部分雨水经井壁渗透到地下,实现回补地下水。
3.减少排进市政雨水管网的水量,降低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节约市政雨水管网在市政建设投资。
4.可以防止雨水将泥沙带入市政雨水管网,避免市政雨水管网产生淤积,增加管网排水能力的渗透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3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