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扶手的连接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850.2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地址: | 23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连接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车领域,具体即为前扶手的连接关节。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一般为左右对称结构,每一侧均包括有手把管、前脚管、后脚管等,前、后脚管下端分别固定有前、后车轮,后脚管上端与同侧手把管活动铆接,前脚管上端和同侧手把管下端通过大关节活动连接。在儿童推车展开使用状态下,同侧的手把管和前脚管稳定保持平行或同线状态,且此状态由相应机构锁定;儿童推车全折叠时,以大关节中心为旋转点,手把管和前脚管实现相向叠合。
为避免幼儿自车中掉落,当前童车一般均在车座位前设置半圈式的前扶手护栏,前扶手或仅与大关节连接(可临时拆卸或不可拆卸),或以某种结构与手把管连接(如包括连接端在内的前扶手整体自手把管可拆离),它们或结构复杂,或稳定性欠佳,或生产成本较高,或组装麻烦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前扶手与车体连接的简易关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前扶手的连接关节,包括套合于手把管的筒座,其特征在于:筒座一侧具有基板及饰盖,基板和饰盖之间由限位带连接,关节整体连同前扶手扁形端部、手把管被铆钉横向穿接。
限位带外侧具有补强凸块。
本设计连接关节的装配:在整车装配过程中将筒座套合于手把管下段(大关节的上方),将前扶手扁形端部插于饰盖和基板之间,令铆钉横向穿接本设计连接关节整体及前扶手扁形端部、手把管后铆定。
显然,通过对本设计连接关节的借助,前扶手对整车的连接可靠。
本设计连接关节与前扶手的工作关系:①当整车使用中,连接于手 把管的前扶手扁形端部受限位带前段抵顶,可靠地保持水平状态,可避免车中幼儿自座位上的可能掉落;②当整车折叠时,随着左右手把管前倾下压,前扶手受前脚管向上推挤直至扁形端部抵贴限位带后上端时整车折叠结束。③车中的幼儿有时会趴伏在前扶手上,补强凸块为此时的限位带前段抵顶前扶手预备了足够强度。
本设计连接关节连同前扶手扁形端部铆接于手把管,满足前扶手使用中的定位及变位需求,稳定性、安全性合格;饰盖遮蔽了前扶手端部,局部外观简洁。本连接关节的一体化简约设计,材料节省、装配便捷,工业批量生产时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a是一种童车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1b-1c分别是图1a的局部A、B放大图。
图2a-2b分别是同一视角下的左、右连接关节直观图,图2c-2d分别是同一视角下的删去饰盖的连接关节结构图。
图3a-3b及图3c-3d分别是在不同状态下的前扶手扁形端部与本设计连接关节(已去除饰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a:儿童推车为左右对称结构,每一侧均包括有手把管(11)、前脚管(12)、后脚管(13)等,前、后脚管下端分别固定有车轮,前脚管(12)上端和同侧手把杆管(11)下端通过大关节(2)活动连接,后脚管(13)上端与手把管(11)铆接。在推车展开使用状态下,同侧的手把管(11)和前脚管(12)稳定保持同线或平行关系。
继续参见图1a:前扶手(3)具有半圈式外形,它实际上由数段碳钢管件铆连接而成,每相邻两段可小幅相对摆动,被压扁的前扶手(3)两端均通过本设计连接关节(4)的筒座(41)套合连接于手把管(11),即手把管(11)下穿本设计连接关节筒座(41)、再插接大关节(2)的上端后铆定。
参见图2a-2b及比对图2c-2d::本设计连接关节的筒座(41)一侧具 有基板(411)及饰盖(43),连接基板(411)和饰盖(43)的是限位带(42),而前扶手扁形端部(31)即插在基板(411)和饰盖(43)之间,铆钉依次穿接饰盖(43)、前扶手扁形端部(31)、基板(411)、筒座(41)及手把管(11)铆接,所以本设计连接关节(4)相对手把管(11)无转动可能,即前扶手(3)与手把管(11)的连接可靠,其在整车使用中的连接状态参见图1b-1c。
本设计连接关节(4)注塑生产。参见图3c-3d及图2c-2d:在整车使用中,连接于手把管(11)的前扶手扁形端部(31)受限位带前段(421)抵顶,可靠保持图1a所示的水平状态,此时幼儿趴伏在前扶手(3)上仍然是安全的,补强凸块(423)(参见图2a-2b)为限位带前段(421)抵顶前扶手(3)向下传递的压力预备了足够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舱用塑料骨架定位式转向柱密封罩组件
- 下一篇:带伸缩护栏的平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