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的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372.0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尤其是一种防渗漏的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广泛用于汽车及电动机的电能储蓄及供电,铅酸蓄电池是通过电解液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电能的储存和释放的,其中参与反应的电解液通常是由浓硫酸或高酸碱性的化学物质组成,若电解液发生渗漏,既腐蚀铅酸蓄电池的载体,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日前市场上所供应的铅酸蓄电池约5%出现漏酸腐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漏的铅酸蓄电池,其采用二次密封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密封安全可靠,无污染,利环保,极大地挺高了蓄电池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易泄露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渗漏的铅酸蓄电池,包括极板、汇流排、电池盖和电池槽,所述电池盖设于电池槽的上方,极板设于电池槽之内,汇流排位于极板上端,所述汇流排上方设有极柱,极柱上端连接有接线端,电池盖右端设有极柱孔,极柱孔呈喇叭口形,电池槽内位于极柱孔下侧处设有海绵垫圈,所述极柱外围设有极柱胶,极柱胶嵌入极柱孔中,其中位于极柱孔底部的极柱胶的外围设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橡胶海绵垫圈从电池内部密封的方式替代原有橡胶“O”型密封圈从电池外部密封的方式实行一次密封,极柱孔由阶梯型改成更具密封效果的喇叭口型后,用密封胶封口实行二次密封,且密封胶中加入有机纤维,更具韧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的铅酸蓄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极板;2、电池槽;3、密封胶;4、极柱;5、接线端;6、电池盖;7、汇流排;8、极柱胶;9、海绵垫圈;10、极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渗漏的铅酸蓄电池,包括极板1、汇流排7、电池盖6和电池槽2,所述电池盖6设于电池槽2的上方,极板1设于电池槽之内,汇流排7位于极板1上端,所述汇流排7上方设有极柱4,极柱4上端连接有接线端5,电池盖6右端设有极柱孔10,极柱孔10呈喇叭口形,电池槽2内位于极柱孔10下侧处设有海绵垫圈9,所述极柱4外围设有极柱胶8,极柱胶8嵌入极柱孔10中,其中,位于极柱孔10底部的极柱胶8的外围设有密封胶3。
实际生产时,密封胶3中加入具有高韧性的有机纤维。极柱孔10由原有的阶梯形改成喇叭口形。
实际使用时,海绵垫圈9设于电池槽2内部,使得海绵垫圈9从电池槽2内部对极柱孔10进行一次密封,极柱孔10底部的极柱胶8外围涂抹密封胶3对极柱孔10进行二次密封,彻底解决极柱孔10漏液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学院,未经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