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型生物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200.2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魏全伟;田在锋;王靖飞;冯海波;康全影;马雄飞;王月锋;王叶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李志民 |
地址: | 05003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浮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景观水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以水景观为主题的小区、园林、城镇等的建设迅速发展。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城市景观水体多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为补给水源。污水处理厂尾水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加之城市景观水体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导致其水质易黑臭、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周围的城市景观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基于此,如何修复和保持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成为当今环境工程水处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景观水体的治理一般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及生态修复。物理常规水处理方法包括底泥疏浚、引水换水、过滤、混凝沉淀、加药气浮法等,该方法净化景观水体的前期投资费用相对较高,后期维护费用也较高,且能源消耗较大。化学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景观水体的藻类及磷,主要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取得立竿见影的处理效果,但是随着耐药性藻类的出现,需要频繁地变换化学药剂,同时药的投加量也会更大,处理费用也较高,且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建立微型水生生态系统,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实现水体自净。该方法前期投资费用较少,后期养护费用也低。景观水体中生态系统的恢复或建立,关键在于三个环节: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引入水生植物、增加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
生物浮床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生物法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分解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在达到有效治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绿化,美化环境。但是由于植物根系吸收能力有限,对于污染较重的水体或需快速治理的水体的适用性较差。专利CN102826657A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湿地式生态浮床,通过在浮床床体下方进一步设置湿地槽和生物碳纤维,增加微生物附着的方式促进其对富营养物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高效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组合型生物浮床。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组合型生物浮床包括若干个浮床单体连接而成的床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床体内部的曝气腔,所述曝气腔内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床单体至少为三个,所述曝气腔为封闭式曝气腔。
进一步的,所述浮床单体包括浮床框体、设置于浮床框体内侧的浮床床体以及均匀设置于浮床床体下方的生物膜载体填料;所述浮床床体上设置有种植槽。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设置于曝气腔内距所述浮床框体底部0.5-1m处。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设置有水生景观植物及种植介质,所述种植介质包括设置于种植盆下部的陶粒、中部的填料和表层的装饰土。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载体填料选自生态碳纤维、生物绳或生物纤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载体填料的设置数量为每平方米水体4~10株。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载体填料下方设置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膜载体填料为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强,适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并利用其附着的微生物实现生物降解的装置,如现有技术中的生态碳纤维、生物绳、生物纤维等均具有上述特性,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物膜载体填料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型生物浮床内增设的曝气装置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并且将曝气装置设置于由浮床单体连接组合而成的床体内部的曝气腔内,当曝气腔为封闭式曝气腔时,曝气增加的溶解氧利用率最高,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池曝气装置
- 下一篇:多级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