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伸缩结构的钢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4865.2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儒;宋邦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龙(镇江)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结构 钢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电缆,具体是一种带伸缩结构的钢管电缆。
背景技术
钢管电缆是一种安装方式较为灵活,安全可靠性高的电流传输设备,是架空线路和电缆在某些特殊场合的有效补充,近几十年来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工程中钢管电缆经常应用于长距离工程,每一个气隔单元都是由若干个标准段组合而成,长度可达百米。
一年中夏季与冬季的环境温度相差很多,会引起钢管电缆接地外壳的热涨冷缩变化,变形量可达几十毫米,如果对钢管电缆的热胀冷缩现象不予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化或吸收而任其自由进行,将会在整个系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近而影响整个钢管电缆运行系统的可靠性。
钢管电缆基本属于免维护设备,但是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可知,钢管电缆工程运行过程中在特殊情况依然需要维护,传统的维护方式都是采取直接更换的方式,但是现有的钢管电缆的结构导致其可拆卸性差,更换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因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从而提高钢管电缆可靠性的以及维护时拆卸方便的带伸缩结构的钢管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结构的钢管电缆,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钢管电缆,所述相邻钢管电缆之间设置有一段可伸缩单元;所述可伸缩单元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位于波纹管前方的钢管电缆和后方的钢管电缆的壳体上;所述波纹管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前后两段钢管电缆的导体上,所述中心导体与前方的导体或者后方的导体之间采用可滑动连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相邻钢管电缆之间还设置有一段可拆卸单元,所述可拆卸单元包括壳体,所述波纹管的后端通过壳体连接到后方的钢管电缆的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中间导体,所述中间导体包括前部中间导体、中部中间导体和后部中间导体,所述中心导体通过中间导体连接到后方的导体上,并且中心导体与前部中间导体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可滑动连接; 所述中部中间导体与前部中间导体以及后部中间导体之间通过可拆卸分离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打开、关闭的顶盖。
所述可伸缩单元包括安装在波纹管外围的多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后端固定在波纹管的后端,前端穿过设置在波纹管前端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前段为螺纹段;位于导向孔前方、后方的导向杆部分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母。安装时,使所述锁紧螺母与导向孔之间留有距离,给钢管电缆壳体的伸缩提供空间,防止破坏导向杆的螺纹。导向杆的作用是为了支撑波纹管,防止波纹管弯曲,进而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所述中部中间导体为T字形结构,所述前部中间导体的后端与后部中间导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与中部中间导体前后端面相配合的台阶面,通过螺栓将中部中间导体安装在前部中间导体的后端与后部中间导体的前端,拆卸安装都很方便,拆卸时,将螺栓拆除,取出中部中间导体,为拆卸过程中各个导体的移动留出了空间,方便更换破损的钢管电缆。节约了更换成本。
所述前方的钢管电缆与波纹管之间以及壳体与后方的钢管电缆之间分别设置有盆式绝缘子,用于将钢管电缆内腔与可伸缩单元以及可拆卸单元分隔开。
本实用新型在两段钢管电缆之间设置有可伸缩单元和可拆卸单元,既解决了因钢管电缆外壳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的问题,同时当需要维修更换钢管电缆时,通过设置的可拆卸单元,可以方便更换破损的钢管电缆,更换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带伸缩结构的钢管电缆,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钢管电缆1,所述相邻钢管电缆1之间设置有一段位于前方的可伸缩单元2和位于后方的可拆卸单元3;所述可伸缩单元2包括波纹管4,所述可拆卸单元3包括壳体7。
所述波纹管4以及壳体7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端部法兰15,所述波纹管4的前端法兰与前方的钢管电缆1壳体的后端法兰相连接,并且两个端部法兰之间安装有盆式绝缘子14。所述波纹管4的后端法兰与壳体7的前端法兰相连接。所述壳体7的后端法兰与后方的钢管电缆1壳体的前端法兰相连接,并且两个法兰之间安装有盆式绝缘子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龙(镇江)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维龙(镇江)电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4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绝缘子串悬挂金具
- 下一篇:线束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