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324.1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军;杨晟飞;张振华;杨祯;章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交流 复合型 静态 转换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机房、通讯机房、金融控制控系统、智能楼宇的监控和安防等系统对电能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对供电中断时间更为苛刻,供电中断时间要小于10ms。自动转换开关ATS(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换接至备用电源的开关电器,以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可靠运行。但ATS为机械结构,以接触器为切换执行部件,切换时间在100ms左右,不能达到供电中断时间小于10ms的要求,难以在对供电中断敏感的设备中应用。静态转换开关STS(Static Transfer Switch)为电源二选一自动切换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主电源正常时,负载通过主电源供电。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负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正常后,负载又自动切换到主电源。STS采用晶闸管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作为开关器件,标准切换时间为≤8ms,不会造成敏感类负载断电。但SCR存在导通损耗,需配散热器和风扇进行散热,致使STS体积、重量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ATS导通损耗小和STS切换时间短的优势,将双向晶闸管组与接触器并联使用,双向晶闸管组只在转换过程中工作,接触器在转换完成后导通,既保证快速转换,又解决了晶闸管的散热问题,提高装置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充分利用ATS导通损耗小和STS切换时间短的优势,将双向晶闸管组与接触器并联使用,双向晶闸管组只在转换过程中工作,接触器在转换完成后导通,既保证快速转换,又解决了晶闸管的散热问题,提高装置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两组三相交流电源分别通过各自的输入EMI滤波器接转换单元给三相交流负载供电,两组转换单元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断路器、双向晶闸管组、两个接触器,第一接触器接输入EMI滤波器输出端与三相交流负载前端之间,双向晶闸管组和第二接触器并联作为转换开关,接在两个断路器之间,一个断路器接输入EMI滤波器输出,另一个断路器接三相交流负载前端,电压电流采样板采集两组三相交流电源输出端的电流电压信号送控制算法板,控制算法板发出控制信号到双向晶闸管驱动电路和接触器控制电路,双向晶闸管驱动电路控制双向晶闸管导通或断开,接触器控制电路控制接触器吸合和断开,完成两组三相交流电源供电转换。
所述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还包括面板,面板包括自动和手动控制开关、旁路开关和人机交互终端,自动和手动控制开关和旁路开关输入开关信号到控制算法板选择控制方式,其中旁路开关信号输入控制算法板,控制算法板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接触器闭合,第二接触器和双向晶闸管组断开,两组三相交流电源任何一组旁路供电,人机交互终端与控制算法板互通,选择控制方式,并显示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将双向晶闸管组与接触器并联使用,充分发挥ATS和STS各自的优势,转换速度快且损耗小。本实用新型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工作模式供用户选择,并可由用户任意设定一路三相交流电源为主用电,且可以在线检修,用户界面友好,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控制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基于供电状态控制的流程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不供电状态控制逻辑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主电供电状态控制逻辑图;
图6本实用新型备电供电状态控制逻辑图;
图7本实用新型静态转换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三相交流复合型静态转换开关结构和控制示意图,包括三相交流电源I10、三相交流电源II20、输入EMI滤波器I11、输入EMI滤波器II21、第一转换单元、第二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和三相交流负载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讯基站应急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