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良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1036.0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静;袁源;黄晓兵;彭芍丹;魏晓奕;李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61K8/97;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良姜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良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别名小良姜、风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是一种热带多年生长的食、药兼用的植物资源。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抗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据研究,高良姜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挥发油占0.5%~1.5%,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桂皮酸甲酯、丁香油酚、蒎烯、荜澄茄烯等,黄酮类主要是高良姜素、山奈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高良姜酚等,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姜黄素、5-羟基-1,7-双苯-3-庚酮和HMP[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等。
高良姜药理活性显著,广泛用于制造高级香水、驱风油、食用调料等,临床应用于胃脘疼痛及脘腹胀满之症。国内外对高良姜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提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常规工艺是利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然后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进行萃取。也有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研究,但是主要存在提取和萃取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问题,其中氯仿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对人体伤害较大,易污染环境,提取成本过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效率高、环保的高良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方法制得的高良姜提取物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良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取液制备:取60-80目的高良姜粉,向高良姜粉中加入食用酒精,所述高良姜粉与食用酒精的质量比为1:5-15;然后置于功率为0.3-5kw的超声提取机中提取20-80min,得到提取液;
b.滤液制备:将a步骤得到的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渣加入到以5-15倍高良姜粉质量的食用酒精中,然后置于功率为0.3-5kw的超声提取机中提取20-80min,得到提取液;然后重复该步骤1-3次,将上述得到的滤液合并在一起;
c.提取物制备:去除经过b步骤得到的滤液中的酒精,得到组合物;
d.萃取:将经过c步骤得到的组合物加入到植物油中,在真空度为0.05-0.09MPa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取油相,即得产品;所述组合物与植物油的质量比为1:0.5-2。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食用酒精对高良姜粉进行超声波提取,然后去除酒精,再以植物油作为萃取介质,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萃取,增加高良姜粉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包括高良姜素、山奈素、槲皮素、山奈酚)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提升了提取效率,使得提取物中富集高良姜中黄酮类活性物质;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并未使用到氯仿、丙酮等对人体有损害的有机溶剂,使得制备方法更为安全、环保。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高良姜粉通过如下步骤获得:取高良姜,粉碎至60-80目,得到高良姜粉。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植物油为油茶籽油、橄榄油、棕榈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食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百分浓度为50-85%。
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c步骤具体为:将滤液50-60℃旋蒸,去除经过b步骤得到的滤液中的酒精,得到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良姜提取物的该制备方法得到的高良姜提取物。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高良姜提取物,无化学溶剂残留、安全性高,并且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可达15mg/g以上,可以直接作为保健品或化妆品的原料直接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该高良姜提取物在制备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高良姜提取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1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