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尺模具二次脱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7263.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宴平;唐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67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1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尺 模具 二次 脱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尺脱模结构,尤其涉及曲尺二次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曲尺是古代和近代民间木工用于取直角的尺子,传统的曲尺是用木或金属制成,纵向长,横向短,长度比例通常为4:3。随着社会的进步,曲尺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也有所改进,目前曲尺通过注塑成型,这样会比使用木料或者金属的加工速度快,效率高。相对于木材,在材料的重复使用上也是很大的优点。
曲尺的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导杆3穿过动模4和定模5固定在动模架1和定模架6,定模5固定在固定板6上,动模4在液压缸2的推动下和导杆3的导向下动模4与定模5合模在一起;然后向动模4和定模5形成的模具型腔内注入热熔塑料。
上述曲尺注塑成型过程中,开机对产品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由于注塑压力难以控制,难免会由于调试时压力过大热熔塑料全部粘动模上,定模无法拉动,需卸下模具进行模具型腔的清洗,然后继续调试,由此增加了调试员的工作量,而压力过小时,产品会有缺料或者熔接痕明显的状况,致使产品不符合规范要求。调试曲尺注塑压力的过程中通常会花费30分钟以上,而调试其他产品时只需10分钟左,如此打样品既不能保证产品合格生产,也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同时生产中产品容易粘模,经常碰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模具型腔中的一两穴粘结产品,并且由于产品自身结构直升位长,产品对镶件的包附力较大如遇升温后冷却产品会出现粘模,每个班组都会出现至少三次以上的粘模,若按每次40分钟计算则:3次×40分钟/次=120分钟,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曲尺在动模和定模开模过程中过程中会拉伤注塑成型曲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曲尺二次脱模结构,包括定模和定模架,还包括定脱模杆,脱模杆由定模架凸出延伸至定模的曲尺模具型腔的腔底,还包括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定模和所述定模架之间。
上述方案中在脱模杆由定模架凸出延伸至定模的曲尺模具型腔的腔底,分离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定模和所述定模架之间,利用分离机构在动模和定模脱开前先利用分离机构将定模与定模架分开,实现脱模杆与形成曲尺模间的脱离,曲尺定模型腔内有形成曲尺的细长空间,注塑过程中会热熔塑料会充满整个模具型腔,导致模具型腔内没有空气,直接采用动模和定模分开对成型的曲尺进行开模,开模过程中动模会将定模中的曲尺拉出,但是由于定模内曲尺模具型腔内是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要想将曲尺拉出,则会拉伤曲尺,致使曲尺被拉伤、拉断,而采用本方案现将定模的腔底的脱模杆脱离模具定模,从而保证在动模与定模脱模过程中定模的腔底不是真空,从而降低由于大气压力导致的曲尺开模拉伤、拉断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分离机构包括弹簧和限位螺钉,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模架与定模上,限位螺钉的螺纹部穿过定模架上的通孔旋入到动模的螺纹孔中,定模能沿限位螺钉的轴线移动,本方案中的分离机构在动模脱模过程中在弹簧推动下,定模随动模移动,弹簧将定模和定模架分开,实现脱模杆脱离定模腔底;同时利用限位螺钉对弹簧限位,能够定模在随动模移动过程中将弹簧拉伸过长,到时弹簧失去原有的弹性变形。
进一步优化,分离机构是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在导杆上,能够利用弹簧将定模和定模架分开,同时也能避免弹簧被拉伸而失去原有的弹性变形。
进一步优化,分离机构是气压缸或者液压缸,气压缸或者所述液压缸通过活塞杆和缸座固定在定模和定模架上,利用压缸或者液压缸在动模和定模脱离的过程中推动定模,使定模与定模板现脱离后,定模和动模再脱离,这样能满足先将脱模杆脱离定模型腔腔底。
进一步优化,分离机构都是均与分布在定模与所述定模架之间,均匀分别能有效的保证定模与定模架脱离过程中两接触面相互平行,保证受力分布的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背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动模架1、液压缸2、导杆3、动模4、定模5、定模架6、弹簧7、限位螺钉8、脱模杆10、脱模液压缸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热塑料坯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汽车橡胶通气管射出冷流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