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线缆用弹性体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7091.7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7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游泳;祁建强;陈胜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08;C08L51/06;C08L23/20;C08L23/06;C08L15/00;C08K13/02;C08K7/14;C08K3/38;C08K3/3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线缆 弹性体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线缆用弹性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汽车线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元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对其所使用的高压线缆和充电桩线缆在柔软度、机械物理和电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汽车内部因存在震动、摩擦、臭氧、油污、高热、寒冷和电磁辐射等各种复杂条件,因此要求汽车线缆具有抗撕裂、耐油、耐高低温、抗氧化等各种性能,而且新能源汽车是应低碳环保的要求应运而生,因此汽车线缆除了满足上述安全性能外,还应满足环保要求,即还应满足低烟无卤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和充电桩电缆都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作为绝缘层和护套层材料。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具有弹性好、耐低温好、加工方便的优点,但存在耐热老化性能不好、抗撕裂性差、电绝缘性能差、耐油性差、烟密度大的缺陷,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和充电桩电缆的要求。
现有技术CN102964724B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薄壁绝缘电线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线料的成分包括聚氯乙烯、改性剂、增塑剂、填充剂、阻燃剂、稳定剂、耐磨剂和其他助剂。该电线料耐高低温、以及抗撕裂性能不足,且不满足无卤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缆用弹性体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线缆不能同时满足耐高低温、耐老化、抗撕裂、耐油以及无卤环保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缆用弹性体料,该弹性体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乙烯辛烯共聚树脂:32-42份;
三元乙丙橡胶:30-36份;
马来酸酐接枝改性树脂:8-12份;
交联改性树脂:8-10份;
氢化丁腈橡胶:10-12份;
液态聚异丁烯:8-10份;
玻璃纤维:2-4份;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90-110份;
3.5水硼酸锌:15-25份;
滑石粉:10-15份;
聚乙烯蜡:0.5-1.0份;
抗氧剂:1.5-2.0份;
交联剂:0.9-1.2份;
其中,所述交联改性树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醋酸乙烯酯重量含量为70%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加入过氧化物交联剂,经过交联后制成改性树脂;所述马来酸酐接枝改性树脂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单体接枝物。
优选的,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为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其加入量为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重量的0.3-0.4%。
优选的,所述乙烯辛烯共聚树脂在190℃下熔融指数为1.1-1.5克/10分钟;所述三元乙丙橡胶中乙烯的含量为53-65wt%,5-亚乙基-2-降冰片烯的含量为6-12wt%。
优选的,所述氢化丁腈橡胶中丙烯腈的重量含量的38-40%;为了方便加工工艺,本发明选用低分子量聚异丁烯,所述液态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1300-2400。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短切纱,并采用硅烷类偶联剂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按重量比2:3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下面对本发明的主要成分进行说明:
乙烯辛烯共聚树脂:是一种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用于聚烯烃的增韧;又因其没有不饱和双键,耐候性、耐老化性能优于其他弹性体。
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价格低廉,其主链由饱和烃组成,只在侧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链,其耐臭氧、耐热等耐老化性能较优异,广泛用于汽车部件。乙烯辛烯共聚树脂和三元乙丙橡胶混合,提高本产品的韧性、耐臭氧及耐老化性能,同时降低了原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杰科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堆保护系统内部电源联锁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改性聚丙烯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