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549.1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7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柱;李文;王鹏;张晶波;赵月强;赵磊;曹金生;柴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B21B37/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热轧 轧机 agc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AGC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热连轧卷板生产线精轧机组的各个机架,通过各类AGC控制系统的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要的目标厚度。精轧机组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由前到后逐渐趋近于成品厚度,为生产出满足订单需求的厚度要求,除通过负荷分配的初始辊缝设计外,还需通过AGC控制系统的在线调整,确保厚度达标。
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基本原理为:通过测厚仪或传感器(如辊缝仪和压头等)对钢坯实际轧出厚度连续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测值与给定值相比较后的偏差信号,借助于控制回路和装置或计算机的功能程序,改变压下量、轧制力或轧制速度,把钢板厚度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AGC系统的作用是消除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带钢纵向上的厚度偏差,使带钢同板厚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带钢厚度均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目前,AGC系统最主要的调节手段是改变压下量,进而改变辊缝大小,实现对厚度的调节。压下量具有两个参数: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调整幅度表征了压下量调整厚度进而上下浮动的大小,决定了AGC系统对厚度调控的精度;调整速率表征了压下量调整的快慢,决定了ACG系统对厚度调控的响应速度。
目前,轧制所有厚度规格的带钢时,精轧机组各个机架AGC控制系统中压下量的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都为一定值,但由于相同厚度规格的产品在精轧机组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不一样,不同厚度规格的产品在精轧机组成品机架的出口厚度也不一样,导致厚规格产品的厚度合格率较低,薄规格产品厚度的稳定性不够,薄规格产品在穿带过程中精轧机组后几个机架处活套挑套严重,机架间板形不稳定,极易发生轧破和轧断事故,严重影响了薄规格产品的生产稳定性。
受市场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给现有AGC控制系统引入新的消极影响因素,使得产品的厚度控制更加困难,厚度跳跃超出工艺技术要求标准,产品厚度的合格率较低。经研究分析,影响带钢同板厚度偏差大,薄规格产品生产稳定性低的关键点在于AGC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因此,如何更合理地控制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的AGC控制系统,提高产品厚度的合格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对现有AGC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能够更合理地控制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的AGC控制系统,提高产品厚度的合格率,提高生产过程控制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AGC系统中液压缸的压下量的调整幅度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
优选的,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50μm~150μm以及30μm~13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以及50μm~1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以及100μm~20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以及150μm~2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电子控制节气阀的阀体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多级空气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