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立式反射炉连续制备硫化钠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6211.0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5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罗俊伟;史建波;杨智勇;刘建;谭煦农;杨文海;曾群弟;赵东奎;刘建伟;曾世良;陈志明;林卫;陈灵超;万华;吴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锅炉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联合新澧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26 | 分类号: | C01B17/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立式 反射炉 连续 制备 硫化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利用立式反射炉连续制备硫化钠的方法,采用硫酸钠和碳反应的碳还原法获取硫化钠,其特征在于:由进料口进给的还原反应原料在反射炉底部的锥形熔池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化钠经出料口流出;所述锥形熔池由初次送给的还原反应原料在反射炉的高温作用下熔化形成;所述立式反射炉上设置有保持所述锥形熔池形状的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吹风口位于所述锥形熔池表面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立式反射炉连续制备硫化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的还原反应原料进给量等于所述出料口流出的硫化钠产品的排出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立式反射炉连续制备硫化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启动燃烧器(5)对炉膛(1)预热;
(b)待炉膛(1)内部温度大于600℃时,开启环形送风装置(7),并将煤粉和硫酸钠颗粒混合后由送料口(4)送至炉膛(1),逐渐形成锥形堆料,锥形堆料在高温下逐渐熔化,形成锥形蓄热池;
(c)锥形蓄热池的表面进行还原反应,生成熔融状态的硫化钠;
(d)将生成的熔融状态的硫化钠从熔物溜槽(6)内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立式反射炉连续制备硫化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混合的煤粉和硫酸钠颗粒在锥形蓄热池的表面进行还原反应时,可以开启炉膛(1)上的燃烧器(9)。
5.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制备硫化钠方法的立式反射炉,包括炉膛(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的底部设置有熔池(3);所述熔池(3)的上方设置有固接在所述炉膛(1)上的燃烧器(5);所述炉膛(1)的底部还设置有环形送风装置(7);所述炉膛(1)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熔池(3)上方的送料口(4);所述炉膛(1)的底部还设置有熔物溜槽(6);所述燃烧器(5)的上方设置有固接在所述炉膛(1)上的折焰角(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送风装置(7)包括环形风道(7a)和风嘴(7b);所述环形风道(7a)位于所述炉膛(1)底部四周;所述风嘴(7b)均匀设置于所述炉膛(1)底部四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物溜槽(6)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6a)和冷却水出口(6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物溜槽(6)通过熔物溜槽连接件(10)固接在所述炉膛(1)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为膜式冷水壁或者绝热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冷水壁包括水冷壁管(1a)和钢板(1b);所述水冷壁管(1a)之间通过钢板(1b)固接。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送料口(4)进给的还原反应原料可在所述熔池(3)内形成锥形堆料。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反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送风装置(7)可以保持所述熔池(3)内由还原反应原料形成的锥形堆料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锅炉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联合新澧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锅炉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联合新澧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2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