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盐或少盐-PEG/季铵盐复合杀菌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7859.1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6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彭慧娟;王春华;穆畅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08 | 分类号: | A01N59/08;A01P3/00;C14C11/00;A01N31/02;A01N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g 铵盐 复合 杀菌 防腐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盐或少盐‑PEG/季铵盐复合杀菌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此种复合杀菌防腐剂各组分原料由质量百分数为20~80 wt%的聚乙二醇、0~15 wt%的氯化钠、0.02~5 wt%的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以及水组成,其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10000,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包括碳链长为8~18的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包括双辛基、双癸基、双十二烷基和辛基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本产品可用于原皮防腐保存和湿操作过程中的杀菌防腐,能有效杀灭微生物,起到持续抑菌作用,并且本品高效、低毒,安全可靠,生产应用操作简便,可有效降低制革废水中总溶解固体量和氯化物污染,并且本产品兼具加速浸水、去污、脱脂、洗涤等功效,不会对后续鞣制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革杀菌防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环保、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杀菌防腐效果的原皮复合防腐剂。
背景技术
制革工业的原材料来源于天然动物皮,原皮富含30%~35%的蛋白质和60% ~ 75%的水分,在保存和运输过程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以及自身酶的水解作用而腐烂。皮革行业每年为我国出口创汇百亿美元以上,制革原料皮防腐保存以及准备工段浸水操作作为源头工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革的感官质量和物理性能。因此,杀菌防腐至关重要。常用的防腐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法三大类。通过降低皮内水分含量,改变温度、pH值,造成不适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或破坏微生物结构,抑制酶或蛋白活性,直接杀死细菌,达到防腐目的。
氯化钠盐腌法作为化学防腐方法的典型代表,会产生高浓度的盐污染问题。与其他绝大多数污染物不同,氯化钠溶解性好,化学性质稳定,难以有效去除。高盐分的废水会严重影响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长。此外,制革工业防腐用杀菌剂也存在环境健康安全性风险。目前,新的环保法规对制革废液中氯化物含量及高毒副作用化学品的使用已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和标准,发展新的绿色环保型防腐材料及应用技术已势在必行。
聚乙二醇(PEG)以其无毒、亲水的特性,用于器官保存、标本固定以及原皮涂抹防腐,证明其具有与氯化钠相似的防腐机理,兼具脱水和抑菌效果。而季铵盐型阳离子活性杀菌剂属于低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安全,目前未被欧盟REACH法规列入《SVHC清单》,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抑制蛋白质活性,影响细胞代谢,并以其低毒、高效、广谱等优势,在医药、日化领域广泛用于杀菌、消毒、防腐。已有报道,季铵盐用于制革原皮防腐和浸水过程能有效抑制细菌增长,同时它作为一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加速浸水、去污、脱脂、洗涤等功效。单组份杀菌剂的使用会使细菌产生抗性,因此实际应用中常使用几种杀菌剂的复配产品,不仅考虑杀菌剂的杀菌性能,也可兼顾化学品的安全性,同时还具有经济合理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盐或少盐—PEG/季铵盐复合杀菌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腐剂是一种安全环保、可生物降解、杀菌效果良好的原皮杀菌防腐剂,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可行性强,成本合理,用于替代盐防腐,可有效降低盐用量,可用于制革原皮防腐保存和湿操作过程的杀菌防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盐或少盐-PEG/季铵盐复合杀菌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以环境友好型化学品为原料,降低盐用量、替代高毒副作用化学品的使用,有效控制制革废水中的总固体不溶物和氯化物污染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盐或少盐-PEG/季铵盐复合杀菌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种复合杀菌防腐剂由质量百分数为20~80 wt%的聚乙二醇、0~15 wt%的氯化钠、0.02 ~5 wt%的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及水组成。
其制备为按比例称取所需的聚乙二醇、氯化钠和季铵盐混合物以水补足剩余重量,搅拌均匀制成溶液,即得PEG/季铵盐复合杀菌防腐剂。使用时按一定液比制成溶液对原皮进行喷淋、浸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兰花卉专用的花期延长药剂
- 下一篇:天然抗菌、抗病毒剂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