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242.1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6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电流切断装置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2-109219(JP 2012-109219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2-110175(JP 2012-110175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1-40391(JP 2011-40391A)、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01890(JP 2013-101890A)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11-354100(JP 11-354100A)中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在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流切断装置中,不能从电池的外部确认电流切断装置的作动/操作。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电流被切断的情况下,无法判断电流切断是电压的下降、电流切断装置的作动还是诸如短路的电池故障造成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从外部确认电流切断装置是否作动的二次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导电部件、电流切断装置和感压(压敏)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外侧具有开口。所述电流切断装置具有与所述导电部件连接的反转板并且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所述感压部件密封所述开口,并且所述感压部件的状态根据由所述反转板和所述导电部件围出的空间的压力的上升而改变。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二次电池中,感压部件的状态根据由反转板和导电部件围出的空间的压力的上升而改变。因此,通过从外部目视识别感压部件的状态,可以确认电流切断装置是否作动。
在上述方面中,由所述反转板和所述导电部件围出的空间可以是密闭空间,并且所述密闭空间在所述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后的压力可高于所述密闭空间在所述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前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上升时,该压力上升也不会传递到感压部件,并且感压部件的状态仅在反转板反转且密闭空间内的压力上升时改变。因此,可以防止感压部件的失效。
在前述方面中,所述反转板的与所述密闭空间相接触的部分的内径可大于所述开口的内径。
在前述方面中,所述感压部件根据由所述反转板和所述导电部件围出的空间的压力的上升而打开。
这种情况下,由于感压部件打开,所以可以从外部容易地目视确认感压部件的状态变化。
在前述方面中,所述电流切断装置可具有位于所述二次电池内部的集电端子。所述反转板和所述集电端子可在所述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前彼此接触,并且所述反转板和所述集电端子可在所述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后彼此分开。
所述反转板通过由所述二次电池内部的气体挤压而沿离开所述集电端子的方向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中,可以通过从外部目视识别感压部件的状态来确认电流切断装置是否作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中用II围出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并且是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前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在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后的剖视图;以及
图4是图2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剖视图,示出了感压部件打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对相同或对应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复对这些部件的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示意图。参照图1,二次电池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正极和负极隔着浸渍有电解液的隔板被层叠,并且正极和负极卷绕在电池外壳30内。
正极100和负极200从电池外壳30突出,且正极100和负极200与外壳内的卷绕体连接。电池外壳30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角形和柱形。正极100和负极200配置在设置于电池外壳30的端面上的密封板140中。
图2是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中用II围出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并且是电流切断装置作动之前的剖视图。参照图2,二次电池1的正极100设置在密封板140中。在密封板140中形成有通孔141,并且用作铆压部的连接端子130嵌合在通孔141中。
密封部件160位于密封板140的内侧(电池外壳30的内侧)。密封部件160用于防止电池外壳30内部的电解液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调节能量系统的温度的设备
- 下一篇:可再充电电池的动态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