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棒材料收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4528.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军;袁永洋;吴朋越;高希岩;江津梁;高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建莱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棒材料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管棒类材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的需要经常出现成品出料时,管棒材一边旋转一边出料的现象。同时由于管棒类材料生产的长度均比较长,如果成品出料时不能及时进行收卷的工作,将会占用生产车间很大的空间,同时也需要投入相应的支架来支撑出料的直条成品,如此将产生更多的设备、人力的投入,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棒材料收料机构,该管棒材料收料机构在管棒类材料出料时将其卷绕在卷筒上,减少长度空间的占用,并且在管棒材一边旋转一边出料时也能将其卷绕在卷筒上而不会打结或扭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棒材料收料机构,包括电机、卷筒机构和回转支撑框,所述卷筒机构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框内,所述电机为两个,所述两个电机分别位于所述回转支撑框的两端外侧,所述两个电机分别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撑框的两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撑框的一端设置有管棒材导套,所述待收料的管棒材的一端穿过所述管棒材导套后缠绕于所述卷筒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筒机构为筒状或盘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待收料的管棒材的一端缠绕于所述卷筒机构的外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卷筒机构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框内的一侧,所述回转支撑框内的另一侧设置有使所述卷筒机构实现动平衡的配重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撑框内还设置有料卷成品的伸缩托料机构,所述伸缩托料机构连接有托料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撑框内还设置有使所述待收料的管棒材在所述卷筒机构的外周面上有序排列的排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棒材料收料机构在管棒类材料出料时将其卷绕在盘上,减少长度空间的占用,并且在管棒材一边旋转一边出料时回转支撑框也能进行相应的旋转,仍然能将管棒材料卷绕在盘上而不会打结或扭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棒材料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棒材料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管棒材料收料机构,包括电机1、卷筒机构4和回转支撑框8,所述卷筒机构4固定在所述回转支撑框8内,所述电机1为两个,所述两个电机1分别位于所述回转支撑框8的两端外侧,所述两个电机1分别通过传动齿轮2与所述回转支撑框8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筒机构4为筒状或盘状。
回转支撑框8的一端设置有管棒材导套11,所述待收料的管棒材10的一端穿过所述管棒材导套11后缠绕于盘状卷筒机构4的外圆周面上。这样随着卷筒机构4的转动,管棒材10被不断地缠绕在盘状卷筒机构4的外圆周面上。为了驱动卷筒机构4的转动,回转支撑框8内还会设置相应的驱动电机。
当管棒材10一边向前出料一边还会旋转时,为了避免管棒材10缠绕在盘状卷筒机构4上时产生扭曲,电机1会带动整个回转支撑框8跟着管棒材10做相应的旋转,回转支撑框8内的卷筒机构4也一起做相应的旋转。这样卷筒机构4一边进行着绕其自身轴线进行的转动,一边还进行着跟随回转支撑框8所做的适应管棒材10旋转的旋转,抵消管棒材10旋转时产生的扭曲作用。这样就保证管棒材10在卷筒机构4上卷绕时虽然管棒材10在旋转但也不会产生扭曲,管棒材10仍然会自然地卷绕在卷筒机构4上。
优选地,所述卷筒机构4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框8内的一侧,所述回转支撑框内的另一侧设置有使所述卷筒机构8实现动平衡的配重块6,使卷筒机构8在旋转时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建莱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建莱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4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钢丝预处理防乱丝装置
- 下一篇:双卷筒钢丝连续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