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力开关及包括该浮力开关的水田自动灌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4572.0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军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524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力 开关 包括 水田 自动 灌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田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浮力开关及包括该浮力开关的水田自动灌溉机构。
背景技术
水田是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水生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适生水位,现有的水田灌溉通常是在水田一侧的田埂旁构建水渠,通过在田埂上开设注水口将水渠中的水引入到水田中。
在灌溉时,需要人为地打开和关闭注水口,一旦灌溉达到停止灌溉水位时,需立即关闭注水口。而水田通常以梯田的形式存在,梯田的灌溉通常采取串灌的方式,首先需将水渠中的水引入到最高一级的田块中,再利用水的自流实现逐一灌溉。待最低一级的田块达到停止灌溉水位时,关闭注水口,在此期间需要人员看守,以防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但大面积的灌溉耗时长、操作不便,另外受蒸发和作物吸收的影响,需要经常性的实施灌溉,每次灌溉都需要长时间的看守,操作十分麻烦。
虽然现有也有一些利用水位传感器配合水泵等设备的自动灌溉机构,但是其整体机构繁琐,投入和运营成本较大,需要长期管理和维护,不适用于大面积水田和小农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待灌溉田块的水位达到要求后自动封锁注入口的浮力开关及包括该浮力开关的水田自动灌溉机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力开关,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设在待灌溉田块上,所述固定杆的上部设有向一侧延伸出的突出部;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中部,所述套筒的上部较粗;
浮块,所述浮块与所述套筒连接;
第一转钩,所述第一转钩的中部与所述突出部铰接,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向一侧延伸出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抵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以及
第二转钩,所述第二转钩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上部铰接,与所述第一转钩对应设置,当所述第二卡接部抵在所述套筒的上部的外壁上时,所述第二转钩的顶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下方,当所述第二卡接部抵在所述套筒的中部的外壁上时,所述第二转钩的顶端可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下方脱出,所述第二转钩用于与待固定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钩与第二转钩之间的卡接面在由所述第一转钩指向第二转钩的方向上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下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对所述套筒轴形成轴向限位,防止所述第二卡接部由所述套筒的顶部脱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呈L形。
一种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浮力开关的水田自动灌溉机构,包括:
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待灌溉田块与灌溉用水濠之间,用于将所述灌溉用水濠中的水引入到待灌溉田块中,所述水槽的进水侧的两侧对应设有两个槽口相对的导槽,两个所述导槽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梁;
闸板,所述闸板的下部的两侧分别滑动插设在两个所述导槽中;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张紧连接在所述闸板的上部与所述水槽之间;以及
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闸板的下部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横梁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转钩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两根密封条和两个夹紧槽;
两根所述密封条对应贴设在所述闸板与两个所述导槽之间的进水侧的缝隙处;
两个所述导槽的底部分别探出所述水槽的两侧;
两个所述加紧槽对应设置,所述加紧槽的一侧侧壁压设在所述导槽的排水侧;所述加紧槽的另一侧侧壁较宽,压设在所述密封条的进水侧。
优选的,所述夹紧槽的较宽的一侧侧壁的端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压用于将贴设在所述闸板上的一部分所述密封条压紧。
优选的,还包括止水膜,所述止水膜的底边以及左右两边分别与所述水槽的排水侧的底侧以及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止水膜的顶边间隔设有若干浮子,所述止水膜的顶边的长度大于所述水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外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朝向所述闸板的一侧具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顶部设有顶盖。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军,未经杨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4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