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箱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080.9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邱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延远集装箱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门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门锁。
背景技术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因此集装箱是一种伟大的发明。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集装箱运输的初期,集装箱的结构和规格各不相同,影响了集装箱在国际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装箱的国际通用标准,以利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标准化,不仅能提高集装箱作为共同运输单元在海、陆、空运输中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且能够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同时,集装箱的标准化还给集装箱的载运工具和装卸机械提供了选型、设计和制造的依据,从而使集装箱运输成为相互衔接配套、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运输系统。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是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04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
集装箱标准化历经了一个发展过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04技术委员会自1961年成立以来,对集装箱国际标准作过多次补充、增减和修改,现行的国际标准为第1系列共13种,其宽度均一样(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三种(2896mm、2591mm、2438mm)。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箱体上的把手多是箱门的附庸或者是门锁的附庸,这类把手多是暴露在集装箱外。鉴于集装箱在运输中所处的环境,这种暴露在把手很容易带来不便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 提供一种集装箱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箱门把手,包括手柄和安装座,所述手柄通过合页与安装座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凹陷,所述凹陷的深度大于手柄的高度,所述凹陷的大小与手柄相配合,所述合页上设有合页孔,所述合页通过合页孔与安装座固定,并且贯穿安装座与集装箱箱体固定;所述安装座上凹陷的周边设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凹陷内设有用于固定手柄的卡座;所述凹陷内靠近手柄下部的位置设有向内凹的手扣。
进一步,所述凹陷为矩形凹陷。
再进一步,所述矩形凹陷的四角为圆角。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边为圆角矩形框,所述固定边环绕凹陷。
更进一步,所述安装孔在固定边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设有胶套。
再进一步,所述手扣为矩形,且其宽度小于胶套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手柄和安装座表面镀锌、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把手内陷到箱体内,使得箱体不再成为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内陷的处理,也降低了损坏了可能性,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 2、安装座,
3、合页, 4、凹陷,
5、合页孔, 6、固定边,
7、安装孔, 8、卡座,
9、手扣、 10、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简要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延远集装箱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延远集装箱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分类智能投、收及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干化污泥料仓的机械振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