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875.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李玉庆;陈焕军;张轶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7 | 分类号: | G01N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 11433 | 代理人: | 周红力;李胜贤 |
地址: | 30007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环保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用的试瓶。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生产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测已成为防止重大污染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
随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和生态变化的监测。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环境污染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电化学法、比色法以及各种光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监测中,使用的测试试剂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质,这就造成了测试试剂的浪费,缩短了监测设备的维护周期,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例如,在现场监测中使用的还原剂在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容易被氧化变质;一些有机试剂容易受到空气中外来微生物的污染而变质;还有一些常用的试剂(如氨水、盐酸等)容易因挥发作用而减小溶质的浓度,导致监测的误差增大甚至数据的失效。
针对在试剂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试剂品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多种方法(例如改变监测方法、调整试剂配方,采用保质期相对较长的试剂等),但这些方法研发工作量较大、周期长、难于推广、且未系统地解决试剂防氧化、防菌、防挥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或至少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试瓶。
根据本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试瓶,包括瓶体以及与所述瓶体配合的帽体,
所述帽体包括第一组件及可套装在所述第一组件内部的第二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组件包括:
圆桶状主体,所述圆桶状主体的内径大于瓶口外径并与瓶口密切配合,所述圆桶状主体内壁下部设置与瓶口配合的螺纹;
隔挡片,所述隔挡片设置在所述圆桶状主体内壁上并与瓶口平行,所述隔挡片边缘的一部分与所述圆桶状主体内壁固定,边缘的其余部分与内壁具有间距;
所述第二组件包括:
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为一端封闭的圆桶状,其外径小于所述圆桶状主体的内径;
卡环,所述卡环为固定在所述按压部件外周的圆环,其外径等于所述圆桶状主体的内径。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卡环上进一步地设置卡口。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所述帽体进一步地包括第三组件,其中,所述第三组件包括:
圆环,所述圆环内径小于所述圆桶状主体的内径,可与所述圆桶状主体的桶状上边缘粘合;
卡条,所述卡条上部固定在所述圆环下部的内径侧,可穿过所述卡口并与所述卡口配合固定。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第三组件进一步地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为环状且固定在所述圆环上部。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帽体进一步地包括第四组件,所述第四组件为盖体,所述盖体可盖合在所述第三组件的所述凸台上。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瓶体上设置有刻度。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瓶体的瓶口上贴有薄膜。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圆桶状主体的外周设置有条状凸起。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隔挡片为方形,所述隔挡片的一边固定在所述圆桶状主体内壁上。
可选地,根据本新型的试瓶,其中所述按压部件至少长于所述圆桶状主体位于所述隔挡片以上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瓶,可以将试剂放置在瓶体中,在瓶体的瓶口粘贴有薄膜,将药片放置在第一组件的隔挡片上,在使用时将瓶体瓶口的薄膜撕开,加入检测样品,并将体积定容在一定刻度后,通过第二组件的按压部件将药片按压至瓶体内进行反应,以检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试瓶可以有效的防污染、防菌、防挥发,并且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简单可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试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组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