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可连续抽、排液的引流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1343.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薛冰;陈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石家庄曼迪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连续 引流 套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引流排液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胸外科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无菌胸腔引流管都是一根管道,且由于胸腔内负压,因此单人操作时需要一手持手术钳夹住引导管以固定,另一手拿注射器插入引导管上抽取液体。当注射器抽满后,将其从引导管上拔下后把液体推至废液桶中后再插入引导管上抽取液体,因此操作较为复杂。而且在反复插入过程中肯定会对胸腔内打入一些气体,因此会有造成气胸的危害,同时将注射器反复从引导管上拔下、插入很容易造成污染。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现在需要一种可实现连续抽液和排液的引流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可连续抽、排液的引流套装,该使用该引流套装与引流管相连接,通过对T形把手的连续操作,可连续实现抽液和排液的过程,注射器不需要反复进行拔插,节省了操作工序,且干净卫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可连续抽、排液的引流套装,包括引流软管、抽液软管和排液软管,所述三个软管之间通过三通活塞连接,所述三通活塞包括套管和活塞杆,在套管上设有三根呈T形分布的连通管,所述三个软管分别与三根连通管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活塞杆插接在套管内,在活塞杆的杆体内部设有与杆体表面连通的T形通孔,在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可带动活塞杆转动的且与T形通孔方向一致的T形把手,在活塞杆的杆体表面还设有环形止口,在套管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止口卡合在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环形止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环形止口分别位于T形通孔的上下侧。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径为7mm,高为1.2cm。
优选的,所述套管和连通管的材质均为硬质聚氯乙烯,所述引流软管、抽液软管和排液软管的内径均为3mm且材质均为软质聚氯乙烯,所述活塞杆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T形通孔的内径为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引流套装带有三个软管,分别为引流软管、抽液软管和排液软管,引流软管与插入人体胸腔内部的引流管连接,抽液软管与注射器连接,排液软管与引流袋连接,一开始旋转T形把手,将引流软管和抽液软管连通,将胸腔内的液体抽入注射器内,然后再次旋转T形把手,将抽液软管和排液软管连通,推动注射器,将液体排入引流袋内,然后再次旋转T形把手,重复操作,这样注射器就可以在不脱离抽液软管的情况下连续的进行抽液和排液,节省了操作步骤,干净卫生,且活塞杆和套管内壁之间在T形通孔的上下侧均通过环形止口和环形凹槽卡接,可有效防止活塞杆从套管内脱落,并且可防止液体从上下两侧流出产生漏液现象,实现了封堵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杆和T形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套管和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塞杆插接在套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流软管,2、抽液软管,3、排液软管,4、套管,5、活塞杆,6、连通管,7、T形通孔,8、T形把手,9、环形止口,10、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可连续抽、排液的引流套装,包括引流软管1、抽液软管2和排液软管3,三个软管之间通过三通活塞连接,三通活塞包括套管4和活塞杆5。
如图2所示,在活塞杆5的杆体内部设有与杆体表面连通的T形通孔7,在活塞杆5的一端设有可带动活塞杆5转动的且与T形通孔7方向一致的T形把手8,在活塞杆5的杆体表面还设有环形止口9,环形止口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环形止口9分别位于T形通孔7的上下侧。
如图3所示在套管4上设有三根呈T形分布的连通管6,三个软管分别与三根连通管6一一对应连接,在套管4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0,所述环形止口9卡合在环形凹槽10内,套管4的内径为7mm,高为1.2cm。
如图4所示活塞杆5插接在套管4内。活塞杆5杆体上的环形止口9卡在了套管4内壁的环形凹槽10内部,防止滑落和液体的漏出。
套管4和连通管6的材质均为硬质聚氯乙烯,所述引流软管1、抽液软管2和排液软管3的内径均为3mm且材质均为软质聚氯乙烯,所述活塞杆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T形通孔7的内径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石家庄曼迪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李勇;石家庄曼迪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1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幼儿用鼻蝶窦入路手术扩张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麻醉科用麻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