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995.4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善国;王佳力;陈建光;宋春明;吴绍军;邵俊宁;彭开玉;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精炼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H精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
背景技术
RH真空处理是炉外精炼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提高钢材产品质量、扩大品种、降低成本、优化炼钢生产工艺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汽车用钢、电工钢、管线钢等品种不可缺少的生产装备。
采用RH法处理钢水时,首先要用钢包车将钢包送入处理位,钢包提升,使浸渍管浸入到钢液下,然后启动真空泵。随着真空室内压力下降,钢包内钢水通过浸渍管被吸入真空室中。由于其中的一个浸渍管装有氩气管并吹入氩气,通过氩气进一步带动钢水提升,从另外一个浸渍管回流入钢包,形成钢水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完成钢水进行脱碳、脱氧、脱气、化学成分及温度调整等处理。
钢水的循环流量决定着脱碳、脱氧、脱气反应的速率,但是目前钢水的循环流量受钢包限制过大,无法适应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RH精炼钢水循环流量的真空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包括:真空槽体、位于所述真空槽体下部的环流管以及位于所述环流管下部的浸渍管;
其中,所述环流管以及所述浸渍管均为两支,平行排列在所述真空槽体正下方;一支所述环流管连通提升气体管路,用于实现流体上升功能;
所述环流管与所述浸渍管内径相同,且均为椭圆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两支所述浸渍管的排列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通过采用并列的椭圆形浸渍管扩大浸渍管的流量,同时将环流管的内径扩大,采用与浸渍管一致的管形和管径一方面提升流量,同时避免了不同管路的失配造成的压强波动,影响流量稳定,保证了真空槽内脱碳、脱氧、脱气反应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浸渍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包括:真空槽体1、位于真空槽体1下部的环流管2以及位于环流管2下部的浸渍管3;
其中,环流管2以及浸渍管3均为两支,平行排列在真空槽体1正下方;一支环流管2连通提升气体管路5,用于实现流体上升功能;
环流管2与浸渍管3内径相同,且均为椭圆形管。一方面保证了浸渍管3与环流管2的管径和管形适配,维持了流体压强的稳定,避免由此导致的流量变化,甚至流体激荡;从而保障了真空槽体1内的脱碳、脱氧、脱气反应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椭圆形管形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钢包4的可容纳空间,扩大浸渍管3的流量极限,进而提升钢水循环流量,保证了脱碳、脱氧、脱气反应效率以及进一步的生产效率。
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两支所述浸渍管的排列方向垂直;在保证浸渍管3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扩大了浸渍管3的可通过的流体流量极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H炉外精炼用真空槽通过采用并列的椭圆形浸渍管扩大浸渍管的流量,同时将环流管的内径扩大,采用与浸渍管一致的管形和管径一方面提升流量,同时避免了不同管路的失配造成的压强波动,影响流量稳定,保证了真空槽内脱碳、脱氧、脱气反应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镍硅时效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的双高炉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