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669.3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5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钟江波;黄斌;许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坑 生态 修复 绿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适用于对服役晚期的矿坑以及废弃矿坑进行生态绿化。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采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废弃矿坑就是这一问题最集中的反应,尤其是铁矿坑最为突出,对其进行改造非常困难。
矿坑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改变了原有的地貌结构,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极大地影响了自然生态;而且矿坑还会积水,形成矿坑水,而矿坑水内含有重金属等离子以及诸多有害物质,任意排放会引发地水污染,该有害物质还会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人和牲畜造成危害。然而矿坑表面一般为岩石或者是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无法生长,进而导致绿化改造十分困难,一般人们采用填埋方式,该方式实施非常困难,周期长,1-2年的时间,且植物生长的时间也十分长,填埋方式的运土量非常大,费时费力,资金消耗大,成效差,搬运其他地方的土壤也容易造成其他地方的生态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效果好,成本低的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包括设于矿坑倾斜内壁上的框体和设于框体内的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由框体底部向上依次为蓄水棉、石沙混合层、营养层、土壤层及覆盖在土壤层表面的土壤固定网;所述框体边缘向内延伸出可勾住土壤固定网的内勾边,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框体内底面沿矿坑内壁倾斜方向均布有蓄水挡板;还包括铺于矿坑内壁表面的垫棉,垫棉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固定杆固定,所述框体沿矿坑内壁倾斜方向依次连接,相邻框体之间设有T形杆,T形杆具有穿过垫棉插入斜坡内的底部和卡住相邻框体的顶部,所述T形杆的底部和顶部可拆卸连接。蓄水棉可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进而保持土壤湿度,延长灌溉的间隔时间,石沙混合层增强透气效果,营养层为植物的身体提供养份,加快其生长速度;土壤固定网可增强土壤在斜坡上的固定效果,避免种植土在框体内分布不均匀或者漏出框体外;内勾边可勾住土壤固定网,使固定网的固定牢固; T形杆可将框体固定在矿坑倾斜内壁上;矿坑内壁为倾斜结构,雨水容易聚集在框体较低的一端,设置蓄水挡板可使种植土内的水均匀分布,防止框体出现部分干旱的现象;设置垫棉,在矿坑内壁凹凸不平时铺上垫棉方便安置框体,增强安置的稳定性;固定杆实现垫棉的顶部和底部的固定,而T形杆的底部可对垫棉进行加固,T形杆的顶部和底部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框体进行更换;该框体结构简单,绿化效果好,且绿化成本低,成效快,还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优选,所述T形杆的底部和顶部螺纹连接。该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安装拆卸容易。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棉的厚度沿斜坡倾斜方向逐渐变薄。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因而框体较高处种植土的蓄水能力低于较低处的蓄水能力,该设置可增强框体较高处的蓄水能力,保持种植土湿度,避免植物干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蓄水棉增强种植土的蓄水能力,蓄水挡板可使土壤湿度均匀,T形杆方便安装拆卸框体,垫棉可实现在凹凸地面上的固定,该绿化方式容易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包括框体1和种植土2,所述框体1设于矿坑倾斜内壁上,种植土2设于框体1内,所述种植土2由框体1底部向上依次为蓄水棉21、石沙混合层22、营养层23、土壤层24及土壤固定网25,所述蓄水棉21的厚度沿斜坡倾斜方向逐渐变薄。土壤固定网25覆盖在土壤层24表面;所述框体1边缘向内延伸出勾边11,该勾边11可勾住土壤固定网25,该固定网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土壤倒出会在在框体内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而勾边可勾住固定网,避免固定网出现偏移或掉落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膜支架
- 下一篇:二维碳氮单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