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输送带挡边工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2643.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蒯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浜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输送带 工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挡边制造模具,具体说是一种异形输送带挡边工装模具。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输送带上的物品掉落,输送带的两侧一般都设有挡边。挡边的类型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截面为方形的挡边,也有梯形挡边、齿形挡边、直挡边、斜挡边、尖挡边、拐角挡边等不同类型的挡边结构,由于输送带上还经常设置隔板,而拐角挡边对隔板来说可以更好地卡接,所以拐角挡边的应用最多。而拐角挡边的制造工艺却相对复杂,因为采用挤出模具挤出的拐角挡边由于拐角处本身的倾斜结构限制,拐角上部的部分受到重力因素容易塌陷,使拐角的弯曲度数不一致,批量一致性差,无法卡接隔板。
目前制造拐角挡板一般都采用模具定型的方式制造,即在模具中保持一段时间,等挤出的拐角挡板冷却定型之后再拿出,但是这样就延长了制造周期,所以变相的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如果拐角挡板的拐角度数不同,需要定制相匹配的保持定型的模具,生产成本也非常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输送带挡边工装模具,采用第一密封冷却腔和第二密封冷却腔两个密封腔的结构,在第一密封冷却腔和第二密封冷却腔中通入不同压强的冷却水,采用冷却水压的压差来补偿拐角上部的重力,有效防止拐角上部塌陷。另外,调节第一密封冷却腔和第二密封冷却腔之中冷却水的水压,可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拐角挡板,一模多用,经济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异形输送带挡边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两个端盖板、拐角挡板、两个隔板、两个水压传感器、控制器、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所述壳体由两个隔板隔成三个腔体:第一密封冷却腔、第二密封冷却腔、第三密封冷却腔,两个隔板的水平位置与拐角挡板的拐角位置等高,两个端盖板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端盖板上均设有拐角挡板出口,其中一个端盖板上与第一密封冷却腔、第二密封冷却腔和第三密封冷却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第三供水管,另一个端盖板上第一密封冷却腔、第二密封冷却腔和第三密封冷却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增压泵和一个水压传感器,所述第二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增压泵和另一个水压传感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与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相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隔板与拐角挡板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端盖板上的拐角挡板出口外缘也设有一圈密封橡胶条。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和两个水压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第一密封冷却腔和第二密封冷却腔两个密封腔的结构,在第一密封冷却腔和第二密封冷却腔中通入不同压强的冷却水,采用冷却水压的压差来补偿拐角上部的重力,有效防止拐角上部塌陷。另外,调节第一密封冷却腔和第二密封冷却腔之中冷却水的水压,可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拐角挡板,一模多用,经济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面图。
在图中:1-壳体,2-端盖板,3-拐角挡板,4-隔板,5-水压传感器,6-控制器,7-第一增压泵,8-第二增压泵,9-第一密封冷却腔,10-第二密封冷却腔,11-第三密封冷却腔,12-第一供水管,13-第二供水管,14-第三供水管,15-第一出水管,16-第二出水管,17-第三出水管,18-密封橡胶条,19-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异形输送带挡边工装模具,包括壳体、两个端盖板、拐角挡板、两个隔板、两个水压传感器、控制器、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所述壳体由两个隔板隔成三个腔体:第一密封冷却腔、第二密封冷却腔、第三密封冷却腔,两个隔板的水平位置与拐角挡板的拐角位置等高,两个端盖板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端盖板上均设有拐角挡板出口,其中一个端盖板上与第一密封冷却腔、第二密封冷却腔和第三密封冷却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第三供水管,另一个端盖板上第一密封冷却腔、第二密封冷却腔和第三密封冷却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增压泵和一个水压传感器,所述第二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增压泵和另一个水压传感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与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浜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浜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2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输送带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用溶胶背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