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9891.0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铁山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包围 防踢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踢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普及,对汽车内饰而言,特别是汽车座椅,不仅要满足驾驶的需求,人们对其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座椅安全、舒适、美观等成为赢取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的座椅后背往往都是外露的,当人们每次跨坐进去的时候脚都容易踢着前座椅后背,尤其是坐下后不能大幅度伸展腿,特别是下雨天鞋子表面粘带砂、泥、水之类的污物,会将鞋子上残污物刮留在前座椅背上,同时也容易产生划痕,这样会直接影响车椅的美观,长期会造成椅背的损伤,而且汽车在长期关闭车窗的状态下,车内的空气不流通,时间久很容易产生异味,因此,给车内的乘员带来很差的空气环境,异味时间久了很难去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包括与汽车座椅下部的外形相匹配的防踢垫本体,还包括粘附于汽车座椅下部的多个固定桩头;
在所述防踢垫本体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旋钮;
当所述固定旋钮受外力按压时可卡入所述固定桩头;当所述固定旋钮受外力而旋转时,其可自行从所述固定桩头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中,所述固定桩头包括具有中空的桩体,所述桩体内对向设置有弹性上夹体和弹性下夹体,所述弹性上夹体与所述弹性下夹体之间具有供所述固定旋钮卡入的空间;
所述固定旋钮包括手持旋钮和设置于该手持旋钮前端的楔形体,且所述手持旋钮和所述楔形体分设于所述防踢垫本体的两侧,其中,所述楔形体的左侧立面和所述楔形体的右侧立面向所述楔形体的尖端聚拢;
当所述楔形体卡入所述弹性上夹体与所述弹性下夹体之间的空间时,所述楔形体的上斜面被所述弹性上夹体的端部抵顶、所述楔形体的下斜面被所述弹性下夹体的端部抵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中,所述楔形体的上斜面开设有多道供所述弹性上夹体的端部抵顶的沟槽,且所述各道沟槽平行等间距分布;
所述楔形体的下斜面开设有多道供所述弹性下夹体的端部抵顶的沟槽,且所述各道沟槽平行等间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桩头和固定旋钮,使得所述防踢垫本体的安装与拆除都非常方便,大大方便了车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中的楔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全包围防踢垫结构,包括与汽车座椅1下部的外形相匹配的防踢垫本体2,还包括粘附于汽车座椅1下部的多个固定桩头3,所述固定桩头3可以不干胶粘附于汽车座椅1的下部。在所述防踢垫本体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固定旋钮4,当所述固定旋钮4受外力按压时可卡入所述固定桩头3;当所述固定旋钮4受外力而旋转时,其可自行从所述固定桩头3中脱离。
具体而言,如图1、图2所示,所述固定桩头3包括具有中空的桩体34,所述桩体34内对向设置有弹性上夹体31和弹性下夹体32,所述弹性上夹体31与所述弹性下夹体32之间具有供所述固定旋钮4卡入的空间33。
所述固定旋钮4包括手持旋钮41和设置于该手持旋钮41前端的楔形体42,且所述手持旋钮41和所述楔形体42分设于所述防踢垫本体2的两侧,其中,所述楔形体42的左侧立面45和所述楔形体42的右侧立面44向所述楔形体42的尖端46聚拢。
当所述楔形体42卡入所述弹性上夹体31与所述弹性下夹体32之间的空间33时,所述楔形体42的上斜面421被所述弹性上夹体31的端部抵顶、所述楔形体42的下斜面422被所述弹性下夹体32的端部抵顶,从而令楔形体42被固定于固定桩头3之内。
进一步的,还可在所述楔形体42的上斜面421开设有多道供所述弹性上夹体31的端部抵顶的沟槽43,且所述各道沟槽43平行等间距分布;同时,还可在所述楔形体42的下斜面422开设有多道供所述弹性下夹体32的端部抵顶的沟槽,且所述各道沟槽平行等间距分布。通过这些沟槽的定位作用,可确保所述弹性上夹体31或弹性下夹体32的抵顶更牢靠,也即楔形体42在所述固定桩头3之内卡接的更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铁山;,未经郑铁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9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坐垫导风板及汽车坐垫
- 下一篇:一种感应式老弱病残公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