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式浆纱烘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0628.8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潼南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浆纱 烘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织物、纤维、纱线或其他长度较长材料进行干燥的机器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式浆纱烘房。
背景技术
经纱上浆以后,要对经纱进行压浆并在烘房中烘燥,一台浆纱机的烘房消耗的热量巨大,每小时达几十万千卡,现有的浆纱烘房通常是利用烘筒对经纱进行烘燥,由于湿经纱受挤压出浆槽时的压出回潮率通常为130~150% ,而布织工程对浆纱回潮率的要求,一般品种为2~7%,个别品种如粘胶纤维、主麻纱也不过10%左右,其中,回潮率是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压出回潮率是指经纱经过浆液浸渍、压浆辊挤压后,从浆槽出来未进烘房时的回潮率这种类型的烘房虽然能将湿经纱烘燥。所以大部分的水分要在烘房内被蒸发,如果采用烘筒烘燥,则需要设置很多的烘筒才能完成,这就会造成烘房体积庞大,如果烘筒数量不足,则经纱不能满足回潮率的要求。另外,烘筒烘燥浆纱的为接触传导,完全依赖烘筒进行烘燥,烘燥方式为热传导,烘燥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烘燥浆纱的效率,且烘房体积较小的联合式浆纱烘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联合式浆纱烘房,包括烘房体,其中,所述烘房体包括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所述第一烘箱一侧设有进纱口,另一侧设有与第二烘箱通过连接管连通的出纱口,第一烘箱内设有多个朝向浆纱的热风喷嘴,所述热风喷嘴与外部热源连接,第一烘箱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第二烘箱上设有排气管,第二烘箱内设有两组烘筒,每组烘筒有两个烘筒,且并排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浆纱经压浆步骤后,从进纱口引入第一烘箱,热风喷嘴喷出热风至浆纱表面,此时,湿浆纱表面的很大部分的水分被蒸发,且湿浆纱表面初步形成浆膜,然后浆纱从第一烘箱的出纱口经连接管至第二烘箱中,随后浆纱经两组烘筒烘燥浆纱表面的浆膜,由于第一烘箱与第二烘箱通过连接管连通,所以,第一烘箱中的热风从第一烘箱中连续进入第二烘箱中,第二烘箱对浆纱具有双重加热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浆纱烘燥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风对流和烘筒传导联合烘燥湿浆纱,减少了烘筒的数量,不但能提高烘燥浆纱的效率,而且烘房体积较小。
进一步,所述第一烘箱内的上、下内壁均设有沿浆纱长度方向设有多排热风喷嘴,在浆纱上、下表面同时加热,能提高烘燥浆纱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烘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烘箱内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浆纱烤坏,设置温度传感器能检测第一烘箱中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进纱口设置有浆纱进料的上、下随动辊,由于第一烘箱内喷入热风,浆纱从上下随动辊间引入,能避免大量热风从进纱口窜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联合式浆纱烘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联合式浆纱烘房,包括烘房体,其中,所述烘房体包括第一烘箱1和第二烘箱6,所述第一烘箱1一侧设有进纱口,另一侧设有与第二烘箱6通过连接管5连通的出纱口,第一烘箱1内设有多个朝向浆纱8的热风喷嘴2,所述热风喷嘴2与外部热源连接,第一烘箱1底部设有排液管4;所述第二烘箱6上设有排气管9,第二烘箱6内设有两组烘筒7,每组烘筒7有两个烘筒7,且水平并排布置,两组烘筒7沿竖向布置,下方的一组烘筒7的最低点略高于浆纱8引入第二烘箱6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箱1内的上、下内壁均设有沿浆纱8长度方向设有多排热风喷嘴2,在浆纱8上、下表面同时加热,能提高烘燥浆纱8的效率。
所述第一烘箱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烘箱1内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浆纱8烤坏,设置温度传感器能检测第一烘箱1中的温度。
所述进纱口设置有浆纱8进料的上、下随动辊3,由于第一烘箱1内喷入热风,浆纱8从上、下随动辊3间引入,能避免大量热风从进纱口窜出。
具体工作流程:
如图1所示,浆纱8经压浆步骤后,从进纱口引入第一烘箱1,第一烘箱1的上下内壁上的热风喷嘴2喷出热风至浆纱8表面,此时,湿浆纱8表面的很大部分的水分被蒸发,且湿浆纱8表面初步形成浆膜,然后浆纱8从第一烘箱1的出纱口经连接管5至第二烘箱6中,随后浆纱8经两组烘筒7烘燥浆纱8表面的浆膜,由于第一烘箱1与第二烘箱6通过连接管5连通,所以,第一烘箱1中的热风从第一烘箱1中连续进入第二烘箱6中,第二烘箱6对浆纱8具有双重加热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浆纱8烘燥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潼南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未经潼南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光辊
- 下一篇:缝纫机下轴摆动齿轮润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