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计量包装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4999.0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正佳自控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12 | 分类号: | B65B1/12;B65B1/06;B65B1/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计量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包装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定量包装秤结构。
背景技术
包装生产线是一个系统的总称,包装生产线一般都是由几种不同的包装机以及传输带组成,生产中的产品或者已经完成加工完成的产品被运送到包装生产线上进行包装加工,完工后被送出就成了完整的便于运输的产品了。
包装生产线的包装过程包括充填、裹包、封口等主要工序。包装机也分为:充填机、封口机、裹包机、多功能包装机等;包装生产线也分为:成型-充填-封口包装生产线,装盒、装箱包装生产线,液体灌装机及其流水线等。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包装秤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广,适用物料越来越多,但传统的定量包装秤只能完成粉体或者颗粒等单一状态物料的定量包装,然而在日常生产中还有一部分物料的状态是颗粒与粉体的混合物,这部分物料包装若采用传统包装秤是无法满足其要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多功能计量包装秤结构,从而提高包装秤的使用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计量包装秤结构,包括秤架,所述秤架的顶部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原料仓和第二原料仓,所述第二原料仓的底部安装下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对接的有计量称重料斗,所述计量称重料斗的底部通过放料机构安装下料料斗,所述下料料斗的底部安装夹带器;位于第一原料仓的底部安装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的输出口与计量称重料斗对接;位于计量称重料斗的侧壁上安装有称重计量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料机构采用螺旋喂料输送机构;
所述下料机构为圆弧门,所述圆弧门通过气缸控制其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使其使用灵活,可以实现两种物料混合物的计量包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单一的加料机构,包装物料的种类、称量范围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包装物料包装速度和提高包装秤的计量料的实用性。
由于粉状物料和大颗粒物组成配比并不固定,所以在定量包装过程中落差值很不稳定,传统的定量包装秤存在计量不准确,包装速度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其中:1、第一原料仓;2、第二原料仓;3、加料机构;4、下料机构;5、称重计量传感器;6、计量称重料斗;7、放料机构;8、下料料斗;9、夹带器;10、秤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计量包装秤结构,包括秤架10,秤架10的顶部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原料仓1和第二原料仓2,第二原料仓2的底部安装下料机构4,与下料机构4对接的有计量称重料斗6,计量秤重料斗6的底部通过放料机构7安装下料料斗8,下料料斗8的底部安装夹带器9;位于第一原料仓1的底部安装有加料机构3,加料机构3的输出口与计量称重料斗6对接;位于计量称重料斗6的侧壁上安装有称重计量传感器5。
加料机构3采用螺旋喂料输送机构。
下料机构4为圆弧门,圆弧门通过气缸控制其启闭。
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粉状或细小颗粒的物料盛装在第一原料仓1内,将需要包装粒物料盛装在第二原料仓2内,工作时,首先启动下料机构4,迅速将计量称重料斗6内加料直至达到加快料值,下料机构4停止工作,然后启动加料机构3,向计量称重料斗6内添加粉状物料,直至达到设定重量,关闭加料机构3即可。称重计量传感器5感应到计量称重料斗6内的物料达标,则开启放料机构7,使物料进入下料料斗8内,然后通过夹带器9的作用进入包装袋中,即完成了包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不同的加料装置,一种圆弧门,一种为螺旋喂料输送机。圆弧门为气缸控制加料门,添加颗粒物料,螺旋喂料输送机为利用变频器控制螺旋的转速从而实现对原料的加料量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的应用场合:该计量设备主要应用于粉体和颗粒物料的混合物的包装,同样也适用于粉体和颗粒单一状态物料的包装。使用灵活。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正佳自控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正佳自控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4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膜裹包机的结构改良
- 下一篇:便携式手抛型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