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咖啡因升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2364.9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沈颂章;王小燕;邹燕;梁艳;张思悦;林美玉;戴蔚荃;苏娟;王彦;林锦明;何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00 | 分类号: | B01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咖啡因 升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实验用咖啡因升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出的粗品,粗品的纯化方法是升华。目前升华的经典装置就是将装有咖啡因粗品的蒸发皿置于沙浴中,蒸发皿上盖一层多孔滤纸,再盖上塞有棉花的长颈玻璃漏斗,沙浴中插入温度计,用煤气灯明火加热。但是该经典的装置存在许多不足:煤气灯直火加热升温速率和温度不好控制;直火加热学生操作容易被烫伤,安全性不够;蒸发皿是瓷做的,盖上滤纸后看不到里边的情况,并不是每次升华都能收集到晶体,教学实验中至少有1/3的学生得不到晶体。
又有报道,如专利申请号为92209971.5,公告号为2121983U,名称为内热沉降式升华罐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解决了升温速率和温度不好控制、学生操作容易被烫伤的问题,但是该专利使用的热电偶只能检测到罐体的温度,不能检测到原料的温度,控温不够直接;升华结晶后晶体沉降到罐体周围,不利于结晶的观察及收集。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直接控制原料温度,结晶现象容易观察,结晶收集率高的实验用咖啡因升华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实验用咖啡因升华装置存在控温不够直接、不容易观察到结晶以及结晶回收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实验用咖啡因升华装置。
本实用新型供了一种实验用咖啡因升华装置,包括温度探头、漏斗、烧杯、多孔滤纸和数显电热套;所述的烧杯为圆柱体;所述漏斗由漏斗斗体和漏斗颈部组成,所述的漏斗斗体由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和漏斗斗体圆锥体部分组成,所述的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的内径与烧杯杯口外径相吻合;所述多 孔滤纸中间有一个温度探头的管孔;
烧杯位于数显电热套中;多孔滤纸用玻璃塞压入烧杯中且多孔滤纸的高度和数显电热套上端平齐;漏斗斗体位于烧杯杯口上;用橡皮管将温度探头固定于漏斗颈部,且温度探头伸入多孔滤纸中间的温度探头的管孔中,使温度探头测温端接触到原料;温度探头的另一端通过电线与数显电热套相连。
所述的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的内径与烧杯杯口外径相吻合,较优的是,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的内径略大于烧杯杯口外径,这样多孔滤纸可以固定于烧杯特定位置,更优的是,所述的烧杯杯口的外径为8cm,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的内径为8.5cm,多孔滤纸的边长为15cm。
所述烧杯的高度为10cm。
所述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的高为2cm,漏斗斗体圆锥体部分的高为6cm,漏斗颈部的长度为2.5cm,内径为1.2cm。
为了更好的压入滤纸,所述玻璃塞的外径为7cm,高6cm。
为了更好地固定温度探头,所述橡皮管的外径为1.2cm,长为3.5cm。
为了便于观察试验中反应情况,所述的烧杯和漏斗由透明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孔滤纸为实验用滤纸上带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的多个气孔可以用针头在滤纸上扎出。
本实用新型用数显加热套进行加热,使温度更容易控制;烧杯和漏斗由透明玻璃制成,更便于观察实验中反应的情况;收集升华结晶的滤纸高度与数显加热套上端齐平,这样可以收集到较多较长的晶体。如果滤纸高度太低,咖啡因的蒸气不能完全冷却,则可能穿过滤纸孔到漏斗中,导致滤纸上收集的晶体较少。如果滤纸高度太高,咖啡因的蒸气可能还未到滤纸就冷却而吸附在烧杯内壁上,使得滤纸收集的晶体量也降低。温度探头通过橡胶管固定在漏斗颈部,可以调节温度探头的高度,使温度探头可以接触到原料,直接测量原料的温度,使温度控制更加直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直接测量原料温度,使温度控制更加直接;结晶现象容易观察;结晶收集率高;教学实验中每个学生都能收集到晶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温度探头1、
漏斗2、
烧杯3、
多孔滤纸4、
数显电热套5、
橡皮管6、
电线7、
温度探头测温端11;
图2是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漏斗斗体21、
漏斗颈部22、
漏斗斗体圆柱体部分211、
漏斗斗体圆锥体部分212;
图3是烧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烧杯杯口31。
图4是玻璃塞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玻璃塞顶部8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2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矿用设备点检仪
- 下一篇:一种纯水机的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