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017.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2 | 分类号: | B60P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汽车 后货斗上盖 支撑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尤指一种可装置于客货两用车的后货斗及上盖间,以供使用者开启或关闭上盖时更加稳固、顺畅,且整体构件的载重效果更佳。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相当方便的交通工具,尤其对客货两用车(PICKUP车款)而言,它不仅具有一般轿车载人的作用外,更具有一后货斗可供载货使用相当方便,而为了不使后货斗内所置放的物品因下雨而被淋湿,或遭人窃取,以及汽车整体造型的美观性,故相关业者为于后货斗上设计一可供盖合的上盖构造,而该上盖前方两侧各借由铰链与后货斗结合,另于上盖两侧上各设有一连结于后货斗侧板上的油压杆或汽压杆,借以供上盖开启时得到支撑;但是,由于后货斗的上盖体积相当庞大,且仅由前方两侧的铰链为固定支点作旋转,导致后货斗上盖于启闭时易造成左右晃动相当不稳固,不仅使机件容易损坏,甚而造成安全上的堪虑,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性。
同时,由于不同厂牌不同车款其后货斗型式皆不尽相同,因此所使用的支撑装配组件亦有所不同,不仅造成该支撑装配组件的适用性降低,且组装方式不易,大都必须由车厂专业人员才有足够工具与能力安装,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便。而结构设计未尽完善的上盖支撑装配组件,会使车厂专业人员面对不同车款其不同后货斗型式时,造成装配上无法快速安装与适用性问题。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潜心研思、设计一种上盖支撑装配组件,期能提供一种更稳固、更安全且载重性更佳的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改进,以提供安装上更加便利性,同时可让大部份零组件共享于不同车款上互为适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发明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其整体机件的结构性及载重性更佳,使上盖启闭时更稳固、更顺畅且更安全,同时亦可得到良好支撑及缓冲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可适用于各厂牌车型的后货斗上盖安装,且具模块式设计,令组装时更简易、更快速,同时因零组件可为不同车款上适用,故可大量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是由一连动杆组、一底座、一上盖固定座以及一油压杆或汽压杆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连动杆组,为连结于后货斗与上盖间作为盖体启闭时的撑杆结构,连动杆组是由一连接于后货斗侧缘的固定杆、一连接于上盖端的作动杆、以及端部分别枢接于固定杆与作动杆上的第一摆动杆与第二摆动杆所组成;
该底座,固设于汽车后货斗侧板内部的顶缘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的固定杆固设;
该上盖固定座,结合于上盖前方的底部处,以供上述连动杆组的作动杆固设;
该油压杆或汽压杆,枢接于后货斗与上盖掀起侧的两旁处,借以支撑、缓冲上盖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增益,在于当上盖掀起时,则可带动作动杆产生移动,并以固定杆为固定侧带动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产生连动作用,同时利用两支摆动杆转动时的角度差引导上盖稳固且顺畅地向上掀起。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汽车后货斗的应用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连动杆组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连动杆组的作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压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开启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汽车后货斗上盖支撑构造,其是由一连动杆组10、一底座20、一上盖固定座30以及一油压杆40所构成;为装置于汽车后货斗50与上盖60两侧间,借以提供上盖60开合动作及重量支撑与下降时缓冲的功效。较佳的实施例方式为于后货斗与上盖之间连动杆组10、底座20、上盖固定座30及油压杆40皆 设为2组,分别装置于后货斗两旁侧,使上盖升降时更为稳固。所述油压杆40可为经常性替换元件的一汽压杆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抱罐车防碰撞装置
- 下一篇:BSX5080GYY 油车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