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折弯结构的叠层母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3910.X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盛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典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折弯 结构 叠层母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的具有折弯结构的叠层母排。
背景技术
叠层母线排,又称复合母排,低感母排,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连接排,具有可重复电气性能、低阻抗、抗干扰、可靠性好、装配简洁等特点的大功率模块化连接结构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及混合牵引、电力开关系统、发电系统、电动设备的功率转换模块等。叠层母线排由于系统设计需求,结构越来越紧凑,常需要用到L型折弯和Z型折弯的结构,以方便各种使用环境的安装。
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叠层母线排的折弯结构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①母排一次压合后直接折弯;②单层压合后分别折弯,再整体压合或用胶水粘接。③钣金折弯后和绝缘膜一起放到特制模具中整体压合。直接折弯法加工效率高,但是由于叠层母排是由多个单层母线排叠加固定在一起的,折弯时层间剪切应力较大,会导致叠层母排中间层绝缘膜开裂,报废率极高。因此,如何提高叠层母排一次压合后直接折弯的成品率,成为母排加工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叠层母排一次压合后直接折弯的方法加工出的叠成母排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折弯结构的叠层母排,所述叠层母排包括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膜,相邻的导电层之间的绝缘膜大于等于两层,所述叠层母排折弯处相邻的导电层之间的绝缘膜间设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制作的叠层母排的技术要求进行确定,可以为一张,也可以为多张,还可以所有相邻绝缘膜间都设有离型膜。
即当某相邻导电层间的绝缘膜有两层时,该两层绝缘膜间放置一张离型膜;当某相邻导电层间的绝缘膜有三层时,该三层绝缘膜间可以放置一张离型膜,也可以放置两张离型膜;当某相邻导电层间的绝缘膜有N(N为大于3的自然数)层时,可以放置一张离型膜,也可以放置两张离型膜,最多可以放置N-1张离型膜,每相邻的两张绝缘膜之间只放置一张离型膜。此处所说的每相邻的两张绝缘膜之间只放置一张离型膜是指该叠层母排只有一处折弯,如果有多处折弯时,在不同的折弯需要分别放置离型膜,即可以出现相同的两张绝缘膜之间放置多张离型膜的现象。当导电层较多时,可以选择某些导电层间的绝缘膜间添加离型膜,也可以所有导电层间的绝缘膜间都添加离型膜。
所述叠层母排的折弯结构为L型折弯时,所述离型膜的长度为沿所述折弯线方向延伸至叠层母排的两端,所述离型膜的宽度为由折弯线向一折弯面方向延伸10~15mm,向另一折弯面方向延伸至绝缘膜的外边缘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另一折弯面为所述折弯面的外边缘距离折弯线距离较近的折弯面。离型膜延伸至绝缘膜的端部,可以与绝缘膜的外边缘相平齐,也可以凸出于绝缘膜的边缘,比绝缘膜长几毫米或者几厘米。
所述叠层母排的折弯结构为Z型折弯时,所述离型膜有两种大小的放置方式,第一种:所述离型膜的长度为沿所述折弯线方向延伸至绝缘膜的两端,所述离型膜的宽度为两折弯线分别向远离相邻折弯线一侧的折弯面方向各延伸5~10mm。第二种:所述离型膜的长度为沿所述折弯线方向延伸至绝缘膜的两端,所述Z型折弯的两个折弯分别为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所述离型膜的宽度为Z型折弯的第一折弯线沿远离第二折弯线的折弯面方向延伸5~10mm,第二折弯线向远离第一折弯线的折弯面方向延伸至绝缘膜边缘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折弯为Z型折弯的两个折弯中折弯线距离其外边缘较近的折弯。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叠层母排的绝缘膜中加装离型膜,减小叠层母排在压合成型后的折弯过程中折弯处相互应力的影响,降低了叠层母排在折弯成型过程中的绝缘膜爆裂的几率,极大地提高了具有折弯结构的叠层母排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离型膜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折弯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折弯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折弯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典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典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3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耐油特种电机电缆
- 下一篇:一种D型改制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