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557.3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0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二兴;尹知训;崔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实心 椎弓根钉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弓根钉的配件,具体涉及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皮胸腰椎用的椎弓根钉大都是空心椎弓根钉,其需要导针引导下扩孔植入,操作复杂,导致创伤较大,还常常受外力截断或弯曲变形,最终导致置钉位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能操作简单地实现实心椎弓根钉的自导向,以准确置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锥形管、圆柱形通道管和固定把手,固定把手上开有与圆柱形通道管的后端管口贯通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圆柱形通道管后端管口的内径相等;锥形管的截面由前至后逐渐增大;锥形管后端的管口与圆柱形通道管前端的管口对接,并形成环形连接线,沿该环形连接线开设有多条相互分隔的弧形槽;沿其中一部分弧形槽的中部向锥形管前端管口方向的锥形管管壁上贯通开设有长直槽,剩余的弧形槽的中部向锥形管前端管口方向的锥形管管壁上贯通开设有短直槽,沿锥形管前端管口向短直槽前端的方向的锥形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一直槽,第一直槽的后端与短直槽的前端相间隔并形成第一连接部;长直槽、短直槽和第一直槽均以锥形管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沿所述环形连接线向锥形管前端管口方向的锥形管管壁上还开有多个第二直槽,各第二直槽与锥形管的前端管口向间隔并形成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直槽位于长直槽和短直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把手为一横杆,该横杆与圆柱形通道管垂直,所述通孔开设于横杆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横杆还贯穿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螺纹孔对称设于所述通孔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mm~3mm。
优选地,所述锥形管的锥度为5°~10°。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供实心椎弓钉依次穿过通孔、圆柱形通道管后进入锥形管,在长直槽、短直槽和第一直槽将锥形管管壁的分断作用下,实心椎弓根钉将撑开锥形管,实心锥弓钉将在锥形管内自导向、准确对位;具体地,长直槽将锥形管完整断开,短直槽和第一直槽将锥形管部分断开,弧形槽用于锥形管的管壁被断开的部分被实心椎弓根钉撑起,同时在防止撕裂的基础上保持锥形管管壁的弹性,利于准确对中导向,第一连接部保持了锥形管管壁的结构强度,利于形成较有力的弹力而利于实心椎弓根钉自动准确对位导向,实现简便、准确置钉;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直槽位于长直槽和短直槽之间,用于均匀开设长直槽对锥形管产生的断裂撑开作用和开设短直槽、第一直槽对锥形管产生的弹性作用,同时,第二连接部又可维持锥形管管壁的结构强度,使锥形管整体各个角度的弹性强度均匀,进一步利于实心椎弓根钉在锥形管内得到更均匀的受力,利于实心椎弓根钉准确对位导向。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与实心椎弓根钉导向装配的示意图。
图中:1、锥形管;2、圆柱形通道管;3、固定把手;31、通孔;32、螺纹孔;4、环形连接线;5、弧形槽;6、长直槽;7、短直槽;8、第一直槽;9、第一连接部;10、实心椎弓根钉;11、第二直槽;1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锥形管1、圆柱形通道管2和固定把手3,固定把手3上开有与圆柱形通道管2的后端管口贯通的通孔31,该通孔31的内径与圆柱形通道管2后端管口的内径相等;锥形管1的截面由前至后逐渐增大;锥形管1后端的管口与圆柱形通道管2前端的管口对接,并形成环形连接线4,沿该环形连接线4开设有多条相互分隔的弧形槽5;沿其中一部分弧形槽5的中部向锥形管1前端管口方向的锥形管1管壁上贯通开设有长直槽6,剩余的弧形槽5的中部向锥形管1前端管口方向的锥形管1管壁上贯通开设有短直槽7,沿锥形管1前端管口向短直槽7前端的方向的锥形管1管壁上开设有第一直槽8,第一直槽8的后端与短直槽7的前端相间隔并形成第一连接部9;长直槽6、短直槽7和第一直槽8均以锥形管1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穿刺针
- 下一篇:具有酒精注射结构的水冷却微波消融针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