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进与卷升协同式管道置换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1774.0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祥;崔同悦;夹尚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同悦;程永祥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 协同 管道 置换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领域,尤其指一种推进与卷升协同式管道置换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近年来十分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地下的排水管道、地下水管道建设速度很快,近年来管道损坏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管道修复技术却严重滞后,不得不开挖更换,或者至少开许多基坑胀管置换,而许多排水管线都在马路上,基坑也很困难,也会出现二次污染,目前国内管道修复大多采用价格昂贵的进口材料和技术,如CIPP内衬修复技术,缠绕管修复技术,光固化修复技术,UV管修复技术等,这些材料和技术大都被国外公司所把控,所以国内管道修复巨大的市场急需一种物美价廉的国内技术来弥补,这种推进与卷升协同式管道置换修复装置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白。此项技术主要是用于200毫米到600毫米管径之间的排水管道进行同管径置换或加大管径置换的工艺,最大的优点是造价便宜,施工速度快,对施工条件要求不高,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进与卷升协同式管道置换修复装置,用于在撑起塌方管道的同时将新管道重新铺设装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推进与卷升协同式管道置换修复装置,包括卷升机构(1)、推进机构(2)、定位机构(3),所述卷升机构(1)包括底座(11)、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液压油缸(12)、卷筒(13),所述卷筒(13)的支撑轴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卷筒(13)通过液压马达(14)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端朝上,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轴承座(122),所述轴承座(122)中设置第一导向滑轮(123),所述第一导向滑轮(123)的轮轴与卷筒(13)的支撑轴平行;所述推进机构(2)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二液压油缸(21),所述第二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211)前端连接推头(212),所述推头(212)为前端为锥形的圆轴,所述推头(212)直径与待修复管道管径配合,所述推头(212)与活塞杆(211)之间放置数根首尾相接的工程塑料管道(213),所述管道(213)前端与推头(212)固定,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第二导向滑轮(31)、支架(32),所述支架(32)为右端开口(321)的矩形框架,所述支架(32)开口端对称铰接两块挡板(322),所述支架(32)左端螺纹连接撑紧丝杠(323),所述支架(32)中部固定第二导向滑轮(31);所述推头(212)前端固定钢丝绳(4)的一端,所述钢丝绳(4)另一端穿过待修复管道、第二导向滑轮(31)、第一导向滑轮(123)固定在卷升机构(1)的卷筒(13)上并可被卷筒(13)卷起。
其中,所述底座(11)上固定液压马达(14),所述液压马达(14)传动连接减速器(15),所述减速器(15)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6)连接卷筒(13)的支撑轴。
其中,所述管道(213)前端外壁一体成型数圈环形卡齿(2131),所述管道(213)后端内壁设置与环形卡齿(2131)对应的环形卡槽(216),所述推头(212)后端设置与管道(213)前端配合的连接孔(2132),所述连接孔(2132)内壁设置与环形卡齿(2131)配合的环形卡槽(216)。
其中,所述管道(213)前端外壁的数圈环形卡齿(2131)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密封胶圈(215)。、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丝杠(323)至少为两根。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4)可承受至少10吨以上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卷筒与液压油缸配合卷升,液压油缸协同推进,采用物理推进方法撑起塌方管道的同时,将新管道装入,无需对坍塌管道上方路面重新开挖,减少重复劳动,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推头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管道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同悦;程永祥,未经崔同悦;程永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1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